湖南日报·客户端 2025-08-14 08:24:50
[来源:湖南日报-08版 时事·深度 2025-08-14]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鸿丽 周磊 见习记者 张颖琳
俯瞰平江县天岳新区,但见塔吊林立,一栋栋新楼盘拔地而起。在这里,近3年来每年投放市场的新房源超1500套。
(江屿城小区夜景。通讯员 摄)
去年,平江县房地产投资18.31亿元,新建商品房网签销售2019套、27.7万平方米,房地产投资、销售面积实现双增长;今年上半年,该县新建商品房网签销售1209套、16.0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0.22%。
8月上旬,记者深入平江调研发现,该县满足城镇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系统推进服务和品质提升,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不仅是造房子,更是造一种生活方式
——片区开发建设宜居生态圈
站在凤鸣府营销中心的玻璃墙前,湖南鸿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钦云指向远处初具规模的建筑群:“3条主干道已修通,杨源小学已建成开学,楼盘一期295套房今年初已交付。”
透过落地窗远眺,眼前已然成为一处宜居新城。
2022年9月,何钦云中标这片5万多平方米的综合开发地块,政府采用土地配建模式招标——开发商须在开发地产时,同步完成市政道路、学校或医院等项目建设。
像这样的片区,平江县一共有3个,带动房地产开发68万平方米。
平江县通过土地配建引入民间资本,让市场力量成为城市建设同盟军。过去,开发商只管盖楼;现在,开发商成了“城市合伙人”。
何钦云细数项目进度:总投资2.93亿元的杨源小学2023年10月启动建设,次年8月底交付;3条市政道路几乎同步实现通车;今年1月,凤鸣府楼盘一期交房时,二期已售出200多套。
“2万平方米商业区启动后,整个片区就活了。”谈起未来规划,他信心十足。
为破解资源分散困局,平江县突出县城首位度,将95%以上的建设用地指标集中供应县城。近3年,全县23个乡镇建设用地指标被严格压缩至1平方公里,113宗、5284亩新增用地指标汇入城区。
“我们以住房为核心,统筹布局各类公共资源,形成宜居生态圈。”平江县委书记刘正仁告诉记者,在平江,住房不再是孤立的建筑形态,而是串联公共资源、人文关系和景观艺术的载体,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在御城·新天地小区,业主袁志勇新购入一套140平方米的住宅。“两公里外就是高速出入口,三阳中学在后门,人民医院、人民公园近在咫尺。”他说,生活舒适度、便捷度、幸福感直接拉满。
片区开发,不仅是造房子,更是造一种生活方式。
土地配建模式将学校、医院、道路与房地产开发深度绑定,实现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半径随之缩短,15分钟生活圈从图纸走进现实。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1万余处绿化亮化、缆线入地、路面修复工程让城区焕发新生,36个社会停车场释放出超1万个车位,育才东路等36处市政设施让出行更便捷。
最新数据显示,平江城区吸引力显著增强,商品房去化周期稳定在13.5个月的健康区间。
一纸房票点燃征拆户购房热情
——精准施策激活内需增长动力
推开顺府·江屿城197平方米的新房门,李累累眼里笑意荡漾。“用房票兑新房,只用了两天!”这位原住老城西街花溪巷的棚改拆迁户,如今成了江景房的业主。
更让他惊喜的是,通过与岳父拆迁所得房票“合票”,征收补偿补助加上20%房票补贴,不仅覆盖新房购房款,还让他账户里多出1万余元。
李累累的购房喜事,源于平江县2024年10月推出的《房票安置实施办法》。
在平江县房票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波浪向记者揭秘:“房票票面金额为被征收房屋货币补偿总金额与20%购房补贴之和,票面金额作为与房地产企业计价结算的总额度。”
目前,平江县已设立5000万元房票结算“资金池”,与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房票使用协议,12个楼盘、2000套商品房纳入房源库。
一纸房票点燃征拆户的购房热情,土地端的让利更为市场添了把火。
平江县住建局市场监管办主任黄武斌介绍:“土地端楼面地价降300元到400元/平方米,房价端均价从5180元/平方米降至4559元/平方米。”
天岳产城融合区,湖南省心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高效运转,黄娟正仔细核对物料清单。2016年,黄娟从苏州返乡,在家门口就业。她指着500米开外的楼盘说:“我前两年在金润湾小区买了新房,开车上班只要3分钟。”
她的购房选择,折射出产城融合的良好效应。元创时代、世耀医疗等60家企业入驻天岳新区,带动5000余人就业,像黄娟这样的新市民成为购房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80余名企业员工在县城购房。
该县针对符合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要求且在中心城区购买首套住房的业主,最高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面向华电平江电厂、麻辣王子等优质企业高管,以及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采取“团购”方式激发购房意愿,带动商品房销售328套……
系列组合拳激活房地产市场内需增长动力。2024年,平江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平稳增长。
服务与品质双轮驱动
——现房好房交付重塑市场信心
御城·新天地营销中心,刚建成的2400套住房已售出2050套,仍有不少消费者围着销售经理咨询。
这个数字背后,藏着惊心动魄的转折——
“4年前,恒大事件引发信任危机,原本预订的1000多户业主大部分要求退房。”负责人邱高喜回忆,股东会上,大家下定决心,本地企业必须守住家乡信誉!
邱高喜召集股东,筹资1.2亿元全力保交楼。“我们在工地立起倒计时牌,确保一天一个样,业主代表每日巡查施工进度并在业主群公布。”邱高喜说。
平江县成立工作专班,强化服务,应对危机:政法、公安、住建、资规等多部门协调,推动施工方、供应商等多方联动复工,督导各房企克服困难、压缩工期。
“保交楼是底线,我们要用现房重塑信任。”分管副县长夏海介绍,他带队前往河南商丘、山东淄博学习企业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好房子”建设等经验。全县在建项目实行专人负责、专班跟进,推行“拿地即开工”“联合验收靠前服务”改革,审批时限压缩40%,碧桂园等外来企业没有一栋烂尾楼,本地房企纷纷提前交房。
2024年4月,当御城·新天地首批1100套的房钥匙提前两个月交付时,退房潮逆转为“老带新”热潮。
不远处,江屿城工地上演惊人的加速度。项目负责人刘俊杰介绍,拿地即开工,楼盘提前9个月交付。
一场由房企主导的“品质革命”同步进行。“好东西一定有市场,要做中国好房子。”刘俊杰在房地产低迷的2022年返乡创业。他坚持在家乡建高品质、差异化的好房子。江屿城小区里,住房层高达3.1米,学堂、健身房、游泳池、老年食堂等一应俱全,地下车库充电桩覆盖率达100%。
在御城·新天地小区,甚至连平江人“好客基因”的细节都被纳入考量,设计时特意加大厨房空间。
服务与品质双轮驱动,降低容积率、优化户型设计、支持开发多元化产品等12项举措陆续出台,改善型住房迎来需求爆发期。
2024年,平江县140平方米以上的改善型住宅销售占比达49.33%,较2022年提升20.72%,实现“全年零投诉”。
“现房看得见,比图纸踏实百倍。”邱高喜说。
目前,平江县现房销售占比达62%。房企用实景取代承诺,平江楼市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