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祥 湖南日报 2025-08-13 19:14:15
湖南日报8月13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彭清 朱改开 章雅丽)近日,歌手朴翔因心梗意外离世,年仅35岁。宁乡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罗光辉介绍,我国发生心梗的平均年龄为62岁,但近几年来,45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一些预警信号应引起足够重视。
湖南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曾接诊一名18岁的急性心梗患者。该患者14岁就开始抽烟,还患上了高血压,一直没有规律服药治疗。16岁开始了电商生活,日夜颠倒,顿顿烧烤,缺乏运动。这样的生活维持两年后,终于出现严重后果。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导致其年纪轻轻就患心肌梗死的“元凶”。医生为他植入一枚心脏支架,拆除了其体内“炸弹”。
近日,宁乡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也接诊了一名40多岁男性患者,因长期熬夜、喝酒导致心梗发生,所幸抢救及时,成功挽回生命。据了解,夏季是心梗高发期之一,尤其是当气温超过32℃时,风险可能升高10%—20%。这与高温引发的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哪些因素会诱发心梗
生活方式改变。现代年轻人长时间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削弱了身体免疫力,增加了患心梗的风险。
饮食习惯不健康。高油、高脂、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容易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吸烟和过量饮酒。年轻人吸烟和过量饮酒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些不良嗜好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增加心梗的风险。
心理压力过大。年轻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容易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血管疾病。
家族遗传因素。有些年轻人可能存在家族遗传性的心血管疾病,如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病史等,这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心梗的风险。
以下救命预警信号要牢记
心肌梗死的发病往往十分突然,胸痛是最常见且典型的症状,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可能会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并会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还有些信号容易被忽视,比如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上腹痛、牙痛、头痛等。
罗光辉提醒,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心肌梗死,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要自行开车、坐车前往医院,避免耽误救治时机,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急救药物;让患者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有条件的话可以给予吸氧;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若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立即使用它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
责编:李传新
一审:张春祥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