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 2025-08-13 16:59:22
8月13日
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长沙县自然资源局
长沙县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推动长沙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长县住建发〔2025〕26号)
这份包含十条具体措施的重量级文件,是长沙县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期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的集中体现,旨在从供需两端、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多维度发力,为县域楼市注入“强心针”,并明确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核心目标,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关于推动长沙县房地产市场
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结合长沙县实际,制定推动长沙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如下:
一、激励住房消费方面
第一条 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扩大覆盖范围至灵活就业人员,支持异地公积金购房,丰富公积金提取方式;对信用良好的购房人提高住房贷款额度,降低审批门槛,搭建住房按揭贷款快速通道。
第二条 加大购房补贴力度 持续推进“宜居星沙”推介活动,加强区域协作,进一步吸引外地居民来长沙县安家。给予教师、医务人员、产业工人、新居民等购房财政补贴;给予优秀房地产营销队伍“金牌顾问”奖励。
第三条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购房人凭不动产预告登记(含非住宅),统筹安排落户、入学;购买存量非住宅产品(不含工业地产)的业主,符合“一户一表”安装条件和建设标准的,支持与住宅同等的用水价格标准。
二、提振投资信心方面
第四条 优化土地供应条件 优先安排优质土地供应,严格执行“熟地”“净地”供应,综合考虑项目实际需求及周边商业配套,合理确定地块规模,设置规划条件。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可按最低比例(起始价的20%)缴纳,允许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及时发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给市场主体充足的预判时间,减少土地流拍率,稳定市场预期。优化住宅用地配建条件,统筹医疗养老、义务教育、市政设施等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提升住宅宜居品质 引导房地产企业落实“好房子”技术标准,积极打造一批环境舒适、出行便利、配套齐全、智能便捷的“智慧”社区;支持因地制宜开发低密度、高品质的差异化住宅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住宅产品的多元化需求;支持对已批未建的公寓等商品房调整为住宅,房地产企业可优化项目未开发建设部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按程序对项目用地商住比进行调整;优化调整房地产项目计容面积、公摊等计算规则提高得房率。架空层、配套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养老设施等不计入容积率,因城市风貌要求需封闭的住宅阳台、套内花园等按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和建筑面积,进行商品房预售和不动产登记。按1/2计入容积率的阳台、套内花园面积可达套内建筑面积的20%;推动“智慧物业”“清廉物业”“品质物业”建设,重点打造企业运行稳定、物业服务优质、物业收费透明、技术运用先进的优质物业,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
第六条 加快库存去化 支持以国企或社会资本为收购主体,稳步推进收购新建商品房或存量商品房工作,优先用作保障性住房、人才房、青年公寓、职工宿舍等,构建“市场+保障”相结合的市场体系。
第七条 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白名单”制度常态化,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鼓励现房销售,定期发布现房“放心购”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对实行现房销售的项目提高开发贷款额度、降低利率、延长期限等。
第八条 净化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统筹新旧房屋交易价格,促进市场良性发展;落实七天无理由退订机制、建立购房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完善质量保障机制等;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营造主体诚信、行为规范、监管有力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三、强化要素保障方面
第九条 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在规划、设计、预售、验收等审批环节,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在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经县规委会预备会审议通过后,提前进入规划指标、建筑面积复核、方案公示等审查程序,为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提供条件。对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备“项目管家”,提供从规划报建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帮办服务。
第十条 差异化激励市场主体 对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成效较好的金融机构,优先考虑承接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缴存、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等业务;对落实“好房子”标准好、信访少、运行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给予再开发政策倾斜,在土地出让要点、金融政策支持、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
该措施自发文之日起实施,有效期1年(购房财政补贴期限以具体实施细则为准)。在政策执行期间如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企稳回升关键节点的2025年,作为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与综合发展百强前列的头部县市,此次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为破解当前楼市面临的“信心不足”、“需求疲软”、“库存压力”、“融资困境”等多重挑战,提供了一份详实的“长沙县方案”。
降门槛、扩覆盖、提价值,
多维激活住房消费潜力
新政在激发市场需求端释放了强烈信号,力图破解“不敢买”的顾虑。
在金融服务层面,公积金政策成为重要突破口。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并将覆盖范围历史性地扩大至灵活就业人员,同时支持异地公积金购房并丰富提取方式。这显著降低了新市民、灵活就业者等群体的购房门槛。配套措施要求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的购房者提高住房贷款额度、降低审批门槛并搭建快速通道,旨在优化信贷环境,降低购房的金融成本。
财政补贴方面,新政延续“宜居星沙”品牌推广的同时,持续加大购房财政补贴力度,以真金白银降低其购房负担。对优秀房地产营销队伍的“金牌顾问”奖励,则意在激活市场末梢神经,提升交易活跃度。
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在于购房权益的延伸。新政规定,购房人凭不动产预告登记(含非住宅),即可统筹安排落户、入学。这一举措将购房行为与城市核心公共服务资源紧密绑定,大幅提升了房产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尤其对有子女教育需求的家庭构成有力刺激。此外,对于购买存量非住宅(不含工业地产)的业主,符合条件者可享受与住宅同等的用水价格标准,这为商办类库存去化提供了精准支持,降低了持有和使用成本。
优土地、活设计、清库存,
供给侧改革重塑市场生态
新政在供给侧同样发力,旨在解决“卖不动”的困境,并引导行业向“好房子”转型。
土地供应作为市场源头,新政要求优先安排优质土地,严格执行“熟地”“净地”标准,合理确定地块规模并优化配建条件。最具实质减压效果的是,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可按最低比例(起始价的20%)缴纳,并允许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同时强调及时发布供地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稳定预期,减少流拍,为市场注入确定性。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是贯穿新政的灵魂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政策在开发规则上进行了突破性调整。允许房企将已批未建的公寓等商品房调整为住宅,并可优化未开发部分的规划设计方案及项目用地商住比,赋予开发商更大的产品调整自主权以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更引发行业关注的是对计容面积计算规则的重大优化。新政明确:架空层、配套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养老设施等不计入容积率;因城市风貌要求需封闭的住宅阳台、套内花园等按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和建筑面积,且这部分面积可达套内建筑面积的20%。这一规则松绑实质上为开发商“释放”了可观的可售、可用空间,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得房率),直接回应了购房者的核心关切。
政策同时鼓励房企打造环境舒适、配套齐全、智能便捷的“智慧社区”,支持开发低密度、高品质的差异化住宅产品。配套推动“智慧物业”、“清廉物业”、“品质物业”建设,旨在构建从“好房子”到“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完整价值链条。
面对库存压力,新政提出创新路径:支持以国企或社会资本为收购主体,稳步收购新建或存量商品房,优先用作保障性住房、人才房、青年公寓、职工宿舍等。这构建了“市场+保障”的双轨去化体系,旨在为市场库存开辟政策性出口,同时服务于地方人才战略和民生保障。
畅融资、提效率、优环境,
强化要素保障护航新政落地
为确保政策红利有效释放,新政在要素保障和市场环境方面也做出系统安排。
融资支持是稳定市场的关键。新政要求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白名单”制度常态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件鼓励现房销售,定期发布“放心购”现房名单,并引导金融机构对实行现房销售的项目提供开发贷款额度提升、利率降低、期限延长等优惠。这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性,旨在降低购房者风险预期,并推动行业向更健康的现房销售模式渐进转型。
审批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进度。新政承诺在规划、设计、预售、验收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创新性地提出,在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经县规委会预备会审议通过后,即可提前进入规划指标复核、建筑面积核算、方案公示等审查程序,为项目实质性推进抢抓时间。更为房企配备“项目管家”,提供从规划报建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帮办服务,体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在净化市场环境方面,新政强调要统筹新旧房屋交易价格,落实七天无理由退订机制、建立购房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并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致力于营造主体诚信、行为规范、监管有力的市场生态。
此外,新政还引入差异化激励机制:对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给予承接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缴存、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等业务的优先考虑;对落实“好房子”标准好、信访少、运行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土地出让要点、金融政策支持、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资源向优质市场主体聚集。
一场关于“好房子”与市场信心的重构
此次推出的楼市新政“十条”,是地方政府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主动作为、系统施策的集中体现。它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的刺激,而是构建了一个覆盖需求激活、供给优化、库存去化、融资畅通、效率提升、环境净化的综合性治理框架。其核心始终围绕着“平稳健康”的市场目标与“好房子”的民生追求展开。
从扩大公积金覆盖到绑定落户入学权益,从土地出让金分期到计容规则突破性优化,从鼓励现房销售到国企收购去库存,再到“项目管家”服务,每一项措施都力求精准施策。这套政策组合拳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供需活力、引导行业升级,推动长沙县房地产市场真正走向平稳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责编:刘双
一审:肖秀芬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星沙时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