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专项执法“亮剑” 守护医疗废物废水安全防线

  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8-13 10:22:52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3日讯(通讯员 范志伟 夏宇)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置、医疗污水的达标排放,既是公共卫生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沿防线”。近日,汝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局)紧扣省、市人大常委会“法治护绿人大行”执法检查部署要求,正式启动2025年医疗污水违规排放和医疗废物无序处置行为专项监督检查,以“零容忍”态度整治行业乱象,用法治力量筑牢群众健康与生态安全屏障。

此次专项检查覆盖全县所有县属医疗机构、1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4家民营医院及38家诊所,聚焦社会关切的“医疗废物混装混放”“医疗污水直排”等热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破题。

“医疗废物分类是源头管控的关键,登记台账必须做到‘产生量、转运量、处置量’三相符,任何一个环节含糊不得。”每到一处,卫生监督员都会手持执法记录仪,一边仔细核对医疗废物暂存点的登记册,一边向相关负责人强调。

检查中,执法人员既查“制度墙”,更看“落地处”——重点核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医疗污水、废物管理全流程制度,是否严格落实分类收集、规范贮存、闭环转运要求,是否存在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输液瓶(袋)违规回收等问题。

在某县属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监督员们俯身查看在线监测数据,取样检测水质指标,对预处理池的沉淀效果、消毒设备运行情况逐项排查。“污水处理药剂添加记录不完整,会影响出水达标稳定性。”卫生监督科科长当场指出问题,“我们既要守住‘达标线’,更要追求‘高质量’,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下游群众的饮水安全负责。”

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坚持“执法+服务”双轨并行。对发现的轻微问题,如“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模糊”“污水消毒记录不全”等,当场指导整改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对涉嫌违规的行为,如“医疗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医疗废物非法外流”等,从严立案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截至目前,首轮检查已完成46家医疗机构排查,发现台账不规范、设施维护不到位等问题6项,现场督促整改12项,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6份,暂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以前总觉得‘只要不倒在门口就行’,经过这次检查才明白,规范处置不仅是规矩,更是保护我们自己。”某中医内科诊所负责人在整改后坦言,通过监督员的现场教学,如今医护人员分类投放医疗废物的意识明显提高。

此次专项执法既是“体检”更是“提升”。通过“查隐患、促整改、强规范”,全县医疗机构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显著增强。集益卫生院主动升级医疗废物暂存点防渗漏设施,第二人民医院新增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从“要我规范”转变为“我要规范”。

“医疗废物废水管理看似是‘末端小事’,实则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汝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局)主任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专项检查成果,对问题单位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从严处罚,同时联合生态环境、卫健等部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用最严的标准、最实的举措,让每一份医疗废物都得到合规处置,每一滴医疗污水都实现达标排放,以法治护航绿水青山,以监管守护百姓安康。”

责编:袁小玉

一审:实习编辑:曹诗楠 编辑:袁小玉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