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2 09:09: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彭圆
在有着百年养鸽历史的湘潭县分水乡珍鸽村,如今正掀起一股“鸽子经济”热潮。这个因鸽得名、以鸽闻名的村庄,不仅承载着独特的养殖传承,更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让小小的鸽子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的“致富鸟”。
养鸽场
珍鸽村的养鸽史可追溯至100多年前,村里世代以养鸽为主业,当地鸽子因肉质鲜美声名远扬。这份独特的历史与技艺,在村民中代代相传,其中脱贫户谭伟平便是村里的养鸽能手。过去他以散养为主,最多时曾养过300对鸽子,凭借精湛的养殖技术,成了村里公认的“养鸽状元”。如今,他被聘为技术员,负责村鸽场的日常饲养管理,将多年经验倾注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
2024年3月,珍鸽村鸽场正式投产。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方跃雷介绍,鸽场总投资超300万元,其中设备及种鸽投入达100多万元,从岳阳引进了品质优良的银王鸽。这种鸽子不仅皮色鲜亮,肉质紧实细嫩,而且繁殖能力强,十分适合规模化养殖。目前,鸽场已存栏3300多对鸽子,形成了稳定的养殖规模。
查看蛋的品质
“银王鸽18天下一次蛋,孵化期18天,幼鸽脱离母鸽28天后即可上市销售,6个月后性成熟便能繁殖生蛋。”谭伟平介绍着鸽子的生长周期。作为技术员,他总结出一套精准的饲养要点:每天喂食四次,以玉米、小麦、高粱为主,通过自动投喂系统定时定量供给;每周两次进行药物预防,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治疗,确保鸽群健康;每周彻底清洗鸽舍并消毒,让鸽子始终生活在洁净环境中。
银王鸽
科学的养殖带来了喜人的效益。目前,鸽场的乳鸽每只售价30元,种鸽根据品质售价120-180元,凭借优良品质,产品销量供不应求。“本地红白喜事都爱用我们的鸽子,每月光散户订单就有2000羽,量大的时候还会供应给周边20公里内的餐饮公司。”方跃雷笑着说。
从百年养鸽传承到村集体经济新亮点,珍鸽村的鸽子不仅飞出了农家小院,更飞向了广阔的市场,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鸽子”,也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
责编:邓玉娇
一审:邓玉娇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