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煜棋 三湘都市报·网站 2025-08-11 23:20:17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 朱文青 刘成琳 曹爱民
入夏以来,长沙出现多轮持续炎热天气,高温预警频频发布。热浪扑在脸上,走出家门就像进了蒸笼。酷暑也给不少市民带来健康隐患,长沙市120中心的急救人员,工作负荷大大加重。“桑拿天”里,急救人员顶着烈日,用汗水和坚守筑牢生命防线,上演着一幕幕与时间赛跑的感人故事。
8月3日,记者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站的洞井急救点,体验急救人员如何在炎夏中24小时待命,为生命争取时间。
急救人员24小时待命。
24小时待命,为生命争取时间
向芝叶是120洞井急救站点的急救人员,进入夏天以来,她明显感受到出车次数的增加。
洞井急救站点虽然设置在街道,任务量却一点也不小,三个人一班,一班值守24小时,每天发车7、8次,基本全年无休。
上午10时,记者抵达站点后不久,正在介绍情况的向芝叶接到急救任务——街道中信·凯旋城小区一名女士腹痛明显,需要急救转运。
“收到,立即出发。”向芝叶立即通知同班的急救人员和司机,手脚麻利地将需要的仪器装车,5分钟不到,全部准备就绪。
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肺复苏仪、可视喉镜……救护车上设施一应俱全。“时间就是生命,必须要快,我们这个站点成立已经4年,大家配合默契。”向芝叶一上车,就开始打电话了解患者情况,确认具体地点。
“患者现在情况怎么样?可以自己走动吗”“好的,你先不要挪动,我们5分钟后到达”……司机对辖区道路十分熟悉,加快速度往凯旋城驶去。
“我们会实时跟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如果情况紧急,还会根据情况立即远程给出专业急救指导。”向芝叶要时刻关注着患者来电,一时车上静默。
急救车赶到凯旋城,气温上升很快,逼近38℃。打开车门,一股热浪袭来,向芝叶率先下车,赶往患者等待的单元楼。“这个患者已经下楼了,如果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要上去接,可能是抬下来,有时候得背下来。”跟着向芝叶一路小跑,记者满头大汗。向芝叶顾不上擦汗,迅速把患者转移上救护车,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
“一般是在15分钟内赶到,有时候病人情况紧急,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快速赶到。”患者基本稳定,向芝叶不着痕迹地舒了一口气,她表示,急救就是为生命争取时间,也是一场赛跑。
反应迅速,处理专业,腹痛的女士及时送到医院,经救治病情缓解。
街巷中‘冲锋’,筑起居民“健康防线”
“高温天气以来,中暑这类患者增加,我们也更忙碌。”向芝叶表示,高温除了带来中暑的问题,还有心血管等状况,急救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烤”验。
此外,雷雨天气也给急救工作带来难度。向芝叶回忆,前几天出一个急救任务,救护车出发时还是骄阳似火,几分钟后突发暴雨,没有带雨具,一行人下车就被淋得透湿。
患者等着急救,向芝叶和同事抬着担架就往患者家赶。“确实有些狼狈,但患者顺利抵达医院,看着他被接到急诊室救治,我特别欣慰,觉得再累也值得。”
跟着向芝叶返回服务中心的路上,她又接到任务,确认地址后,直接导航去另一位患者家,救护车一头扎进小巷。“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向芝叶立即进入状态,打电话给患者家属了解情况,并开始远程指导简单的急救处理。
电话中,患者家属告知所住居民楼没有电梯,楼梯间狭窄无法使用担架,家住5楼的患者无法行动,丝毫没有犹豫,前面的司机立刻应声,“实在不行我来背。”
急救人员在背患者下楼。
【记者手记】是生命“冲锋”也是使命坚守
在高温中“冲浪”,大汗淋漓,却依旧坚持出发。他们是高温中的“冲锋者”,也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一班值守24小时,平均每天8次的发车量,被问到累不累时,向芝叶笑着说:“不觉得累,遇到紧急的病人,如果我们早一点到,他们就多一点希望。”
救治速度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生命的负责。当高温给生命带来“减速”影响,急救人员会用更快的速度、更热的初心,回应每一个求救电话,守护好每一个生命。
更多的向芝叶们,日复一日穿梭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个信念——病人的安全。他(她)是患者处于痛苦危险时刻,出现的那一束最温暖的光。
责编:李琪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网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