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见缝插针”推动城市更新 “边角地”变身“活力场”

戴艳红 李翔根   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2025-08-11 14:18:35

城市边角地也能派上大用场。今年以来,桃源县“见缝插针”推动城市更新,将边角地改造成运动场,以“绣花功夫”点化闲置空间,昔日荒芜的“沉睡资产”,如今正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

漳江街道渔父祠社区的群众利用新添置的器材健身

一到傍晚,桃源县漳江街道渔父祠社区的群众健身中心,成为社区最热闹的地方,带着运动装备的居民不约而同来到这里,挥洒汗水。大家或跳跃投篮,或挥拍对垒,男女老少在这里享受运动之乐。渔父祠社区居民何亮之前打球要去四五公里外的体育广场,随着家门口的这个健身中心投入使用,每天晚饭后准时来球场赴约成了他的日常。

“现在这边非常方便,饭后下楼就能够做一些体育项目,打打篮球,打打羽毛球,非常方便。并且这个体育广场建设得非常漂亮,场地非常宽阔。”能在家门口打球,何亮非常高兴。

然而,此前这里是一片荒地,虽位于县城中心位置,但2017年棚改拆迁之后,一直闲置,杂草丛生,既影响市容市貌,也给周边群众心里添了不少堵。

“当时四周都是围墙,许多居民在里面种菜、养鸡、养鸭,堆放杂物。环境脏乱差,是社区卫生管理的一个痛点。”漳江街道渔父祠社区负责人介绍道。

荒地改造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今年3月,当地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采取“微改造”“精提升”方式,用3个月将这里改造成一个5.4亩的运动场,有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4个、乒乓球场6个,还有各类健身器材。结合附近停车位数量短缺问题,当地还在运动场旁边同步建设一个停车场,有26个停车位,方便居民停车。

“通过改造以后,每天有百来个居民在这里健身玩耍,场地的建成不仅让居民闲暇之时有了去处,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让社区更有号召力。”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工作成效让社区工作人员倍感自豪。

入夜后的浔阳街道天子岗社区运动场灯火通明。

入夜,桃源县浔阳街道天子岗社区这片6.4亩的运动场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过去,这里是一个简易的临时停车场,考虑到附近4个小区相继建成,人口越来越密集,健身需求越来越大。今年6月,当地将运动场和停车场有机结合,用1个多月时间,将其改造成一个涵盖2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9个乒乓球场的休闲新空间。10余盏大灯环绕,居民不用“摸黑”,可以随时畅享运动激情。

“我们现在想健身想运动都特别方便。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也很完善,晚上的话,你看都有灯光,做到了便民便利。”浔阳街道天子岗社区居民董苗苗说。

入夜后,天子岗社区居民打篮球锻炼。

今年以来,桃源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体育场地建设纳入《桃源县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台账》,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提质,将闲置土地打造成居民运动、休闲、停车的“金边银角”,目前已完成14.8亩边角地的改造,共新增33个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

“我们计划总共建设20个篮球场、50个羽毛球场、100个乒乓球场。通过改造,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将‘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落到实处,把更多的‘方寸之地’打造成‘幸福空间’,让我们的城市更具活力,群众的生活更有品质。”提及未来建设规划,桃源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黄琼

一审:黄琼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