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筑梦湖湘!2025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暑期湖南实习计划圆满收官

张爔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9 21:16:35

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爔文

8月,热浪翻涌。历时月余的“2025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暑期湖南实习计划”于8月8日在长沙圆满收官。这个夏天,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台湾金门大学、台湾淡江大学、澳门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92名港澳台大学生,走进湖南50家领军企业,在146个涵盖科技创新、互联网+、电视媒体、绿色节能等领域的实习岗位上挥洒汗水,收获成长。

(青年们在十八洞村合影留念)

沉浸湖湘:研学活动深化文化认同

7月的湘西,群山叠翠。来自港澳台的实习生们深入凤凰古城、茶峒边城、十八洞村,扎染非遗工坊等地开启文化寻根之旅。

“扎染虽然有固定手法,但是不同绑法做出来的扎染形状却不同,这个过程是充满未知和期待的。”来自中国台湾的陈婕滢在扎染非遗工坊做了一件T恤,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扎染。“非遗手艺人正在竭尽全力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我也通过这次体验了解到我们国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她认真地说。

走进“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之一的株洲醴陵市,青年们在恰同学少年广场,远眺橘子洲头;于星吉烟花科技馆,了解花炮历史文脉;更在醴陵陶瓷博物馆和华盛瓷业片区,参与“捡瓷”活动,了解醴陵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釉下五彩艺术的巨大成就以及现代工业陶瓷的勃勃生机。

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刘子昕眼疾手快地从瓷片堆里挑拣出了一个粉色草莓陶瓷碗。“原本期待不高,没想到居然这么好玩!”刘子昕笑道,翻捡瓷片的她,在清脆碰撞声中品出深意:“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湖湘文化的多元,让‘湘港澳台’的纽带更加牢固了。”临走时,刘子昕还和朋友一起购买了几件物美价廉的醴陵瓷器带回家。这种热气腾腾的文化体验,正编织着跨越山海的乡土纽带。

(青年们在扎染非遗工坊制作扎染作品)

深耕十三载:搭建青年发展桥梁

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暑期湖南实习计划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持续举办13年,累计为767名港澳台青年提供在湘实习机会,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品牌项目之一。

据悉,参与本次实践活动92名实习生中,有54名来自中国台湾,其中3人来自台湾金门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有32人来自中国香港;有6人来自中国澳门,其中3人来自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

总结会上,来自中国香港的优秀实习生代表卢雨萱的发言引发共鸣。“青年一代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行走中感悟文化根脉,在实践中砥砺家国情怀。”卢雨萱说,“长沙给我的印象特别鲜活。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我想是‘热’,天气炎热,人们热情,敢于发问,敢于迈步。”会上,省委统战部、团省委、省港澳办相关领导还为参与湖南暑期实习计划的优秀实习单位和优秀实习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当青年们同台合唱歌曲《稻香》,活动气氛被推向了高潮。

山海有距,青春同行;湖湘筑梦,融合致远。来自港澳台的92名实习生带走的不仅是职场经验,更有对“吃得苦、霸得蛮”湖湘精神的体悟。这簇13年未熄的青春火种,正在照亮更多两岸青年携手前行的道路。

(分享会现场颁发优秀实习生证书)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李茁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