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悦读|南明的抗争、困局与幻灭

    2025-08-08 08:52:06

张玉兴

公元1644年,乃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亦即夏历崇祯十七年。这年的春天,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事变,延续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被李自成农民军(即大顺政权)一举推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南方的明朝军政官员以及勋贵兴灭继绝,先后拥立明藩王为帝,打出明朝的旗号,接续明朝的正统,史称南明。

由于时移势迁,波澜迭起,失败接踵,存亡相继,陆续出现了五位南明皇帝。《南明五帝:抗争、困局与幻灭(修订版)》(2025年5月 岳麓书社出版)便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五位特殊人物——南明皇帝的传略。

南明政权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极为错综复杂的产物。其出现的最初阶段,朝野士庶的阶级复仇之心特别强烈,讨“贼”成为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十分明确的目标竟模糊起来:居然出现无“贼”可讨的局面。而无情的事实又摆在南明君臣面前:他们曾视为讨“贼”盟友,对其满怀希望的清朝,竟是必欲消灭自己的凶恶敌人。于是反清斗争便成为南明政权的主要任务。这样,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各阶层抗清斗争的领导者,成为全国所瞩望的抗清中心。当时许许多多不屈服于民族压迫的人士,不约而同地集聚在南明这面旗帜之下。他们赴汤蹈火,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抗清斗争,其间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涌现了一大批对国家、对民族忠心耿耿、坚贞不屈的英烈人物,其事迹感人肺腑。

但历史的进程难遂人愿,人们曾寄予厚望的南明政权并未负起应负的责任。它继承了明朝的正统,但也延续了明朝的弊政。从它出现的第一天起,内部的倾轧与腐败便与之俱来,并愈演愈烈,竟置他们口口声声所宣称的收复失地、中兴明朝的大业于不顾。

南明政权在吸引、集合许多尽忠报国的忠义之士的同时,一群卑鄙龌龊、阴险邪佞之徒也招摇其间。他们结党营私,要君弄权,贪赃枉法,行凶肆虐,排斥忠良,诛除异己,致使朝政浊乱,一片乌烟瘴气,真是忠奸并现,鱼龙混杂。这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乱世景象。

当此之时,被拥戴登上皇帝宝座却非拨乱之才的几位南明皇帝,治国无方,驭下乏力,面对艰难时局竟苦于应付,其成为抗清斗争的失败者和内部倾轧的牺牲品的命运已必不可免。国家的损失与灾难,他们当然难辞其咎,自然会遭到世人的诟病。这几位皇帝尽管出身经历、素质教养、性格品行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点相同之处,就是他们始终未放弃中兴明朝的希望,历尽艰辛,竟以身殉,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印下了十分奇特的历史痕迹,所以他们又留给后世不尽的思索。如果将他们如何进入历史的角色,以及历史如何难为他们的历程昭示出来,对人们认识历史、汲取历史教训,将不无意义。

自清末以来的百余年间,南明史研究一直是热门,且历久不衰,但有关南明诸帝传记却尚付阙如。这大概与南明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有关。按朝代的断限,南明时期属于清史的范围,但它对于入主中国的新兴政权清朝来说,只不过是负隅顽抗最终被铲除的捣乱势力而已,无足轻重。阐述这段历史,却对南明诸帝不予过多的笔墨,也就理所当然。而对明史来说,一般的看法是它已结束于北京陷落,即崇祯帝殉国之时,南明只不过是其余波。尽管它支撑了十八年,但大明王朝的辉煌已逝,它充其量不过是一小股微光爝火,几个帝王当然也难与大明历朝诸帝相提并论,于是其理所当然地被摒弃于明朝诸帝之外。但揆诸情理,如此处置实非所宜。

从传承关系和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南明与明朝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人们在讲述明史之时总不会缺少南明的内容,总会给南明留下位置和篇章,这是剪不掉的内容。讲清史不可不讲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代(而按朝代的断限,此时正属明朝)。为清朝帝王立传,没人遗漏太祖、太宗,会当然地将他们入传,这似乎早已不成问题,也无人提出疑问,而明史何不然耶?处理相同问题,标准只应有一个。南明诸帝理应列入明帝之中,而不应被摒除在外,如此而已。

表述历史必须实事求是,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要做到准确无误,真实可靠,颇有难度。《南明诸帝》于1996年出版后,被学界誉为“南明帝王研究的开山之作”。此次修订历时多年,修正谬误、补充细节,新增近三分之一内容。在这其中,最突出的是对久负恶名的弘光帝朱由崧予以正名,恢复其本来面貌。

历来所谓弘光帝素多失德,如荒淫无耻、酗酒纵欲,乃至厌弃朝政等,几成通识。然而这些说法多系捕风捉影,恶意编造,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此次修订版对此悉加厘正,恢复其作为一位胸襟宽广、勤于政事、欲有所作为的君主的本来面貌。他一朝被拥立为皇帝,便能积极履行帝王的职责,且有意为明主,曾采取诸多争取人心的措施,以冀开拓新的局面。同时,他也有欠缺与巨大困惑,即不能认识和懂得怎样去改变紧紧制约他的客观条件。他的动机虽好,但所采取的措施多不切实际,甚至荒谬,故适得其反。他的致命欠缺是性情懦弱、没有远见、优柔寡断、宽大过度,以致纲纪废弛,不法廷臣及中官肆无忌惮,自己也被权臣所左右,难以自拔,终于造成个人乃至国家的悲剧。这些,书中皆一一提及。

此外,笔者吸收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对隆武帝、鲁监国、绍武帝、永历帝及其朝中诸多相关的人物与史事,加以充实及厘正,使之再现清晰完整的实况,促成了一部真真切切的南明皇帝全传的问世。凡有征引皆加注明,以示学问之有自。如此处置当否,敬祈读者审正。

责编:黄煌

一审:周月桂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