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冠霖 三湘都市报 2025-08-07 18:14:01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在洪江市黔阳古城内,一株通体苍翠、需五人环抱的千年香樟静静矗立。它名为“昌龄香樟”,据传是王昌龄任龙标尉时亲手所植的林木之一。1200多年风雨沧桑,这棵古树不但未被时光侵蚀,反而成了洪江市百姓心中的“神树”。8月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树梢上挂满了市民游客祈祷平安、幸福的红丝带。
一棵古树,串联起诗人遗风与贞烈传奇
“昌龄香樟”与王昌龄之间,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文化关联。据传唐代大诗人王昌龄贬谪龙标后,指导百姓遍植香樟,以防风固土、兴林育人。“昌龄香樟”正是其中的“种子树”,如今已有19.5米高、树冠平均达12米,需5位成年人才能环抱。如今,古树之旁仍矗立着他的石像,默默守望这座山城。
关于这棵树,还有一段流传百年的凄美爱情传说。清初,廖氏女许配向家郎,未婚夫却不幸早逝,廖氏女为此守节六十五载,终身未嫁,感动湖南巡抚王国栋,雍正皇帝为此赐“正女坊”。坊成当日雷电交加,“昌龄香樟”遭雷劈裂为两半,却如同阴阳相依的情侣枝干,分而不离,千年守望。
“我和男朋友来洪江市旅游,特地来昌龄香樟下许愿。”来自长沙的游客黄永芳说,“听了这个故事,我们都被感动了。树的年轮像是爱情的年轮,越老越美。”
生态优先,洪江市用“科技”守护古树常青
“昌龄香樟”虽根基深厚,却也难敌岁月侵蚀。2024年,洪江市林业部门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抢救性养护。
“像‘昌龄香樟’这样一级保护古树,我们会按季度进行健康巡查。”洪江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常养护包括高空修枝、安装通气透水管网、改良土壤、清除腐朽部位等,使用的技术也不断升级,“比如碳纤维仿生支撑、益生菌促根等,确保古树修复与保护兼顾”。
在洪江市,一棵古树不再只是静静生长的植物,而是被纳入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个体”。该市3059株古树已实现“一树一档”“一树一牌”管理,分级监管、动态巡查,并创新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实现自然灾害与病虫害风险全覆盖。
此外,洪江市积极推进社会认养机制,三年来已有150余株古树被个人或单位认养,相关科普活动超过40场,极大提升了公众参与度与保护意识。依托古树资源,洪江市还打造了安江农校生态教育基地、沅城村“红军树”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发古树主题旅游线路3条,带动周边村民年均增收8000元。
“古树不仅是生态遗产,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连接。”洪江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洪江市将继续完善古树监测体系,推进数字化管理和全民参与,共同守护这份“活着的文化记忆”。
截至目前,洪江市古树健康率已达98%。昌龄香樟等27株重点古树已完成抢救性复壮工作,正焕发勃勃生机。
责编:曾冠霖
一审:曾冠霖
二审:丁鹏志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