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5-08-07 17:18:57
据央视新闻报道,上周,除按计划开展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外,神二十乘组还完成了随天舟九号上行的新设备安装等多项工作。
天舟九号,是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第九艘飞船,于7月15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承担着为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运送物资的任务,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验装置等物资,共约6.5吨。
你知道吗?当天舟九号完成使命返回地球时,挑战才真正开始!
航天器返回时,速度能飙到7千米/秒以上,是民航客机的30倍!高速冲刷下,表面温度能窜到2000-3000℃,堪比巨型熔炉。
这么高的温度,航天器是怎么扛住的?
今日科普,为你解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曾巧
知识多一点
你知道吗?航天器返回时,表面温度能窜到2000-3000℃,堪比巨型熔炉。
这么高的温度,航天器是怎么扛住的?
有人可能会想:用更耐热的材料不就行了?
别太天真!常用的铝合金650℃就会熔化,即便是性能更好的钛合金,熔点也超不过1700℃,面对两三千度的“炙烤”,光靠材料“硬刚”根本行不通。
别急,航天工程师早有妙招,总结起来就是“防、散、降”三部曲——
“防”,穿上“超级隔热服”。
工程师给航天器金属外壳披上特制“防热层”。这个“超级隔热服”导热极慢,哪怕外面烧得通红,热量也很难钻进内部。更厉害的是,有些防热层会“自我牺牲”,通过烧蚀(烧黑甚至变白)带走大量热量,保护内部安全。你看到返回舱表面黑黢黢的,就是它在默默保护内部安全。
“散”,让航天器“出汗”降温。
航天器还会“出汗”?工程师在结构上设计了很多小孔,内部注入特殊液体。高温时,液体吸热蒸发,像人体出汗一样带走热量,主动给自己“退烧”。
“降”,巧用“太空打水漂”减速。
嫦娥六号返回时,速度曾高达11千米/秒,直接冲的话温度能到10000℃——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工程师设计让它像“打水漂”一样,先轻触大气层把速度降到7千米/秒,再正式进入大气层。这一“刹车”,大大降低了受热强度。
航天器抗高温,可不是单靠材料硬扛,而是依靠结构、弹道设计等多方面配合的智慧。正是这种系统性的智慧和创新,让我们的航天器一次次穿越“火海炼狱”,平安回家。
(参考文字来源:
袁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程师)
责编:王铭俊
一审:王铭俊
二审:杨丹
三审:刘文韬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