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江——打造湘东南“生态幸福谷”

  湖南省河长制微信公众号   2025-08-07 15:40:37


莲花江,这条纵贯安仁县东南部的生态动脉,即将通过国家幸福河湖项目建设,为区域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从红色摇篮到茶香秘境,从碧水丹霞到智慧田园,莲花江将以“生态幸福谷”为蓝图,为湘东南丘陵地区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示范样板!

下面,就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走进这条孕育着无限生机与希望的湘南灵秀之江——


茶安水库库区景色。

河湖谱系

一条江的自然与人文密码

莲花江发源于安仁县金紫仙镇金紫仙村,流经竹山乡、承坪乡,最终于河东村汇入永乐江,全长58千米,流域面积225平方千米,滋养沿线4万余居民,守护着2.98万亩耕地,是安仁县的重要生态廊道。

自然禀赋:山水交织的生态画卷

莲花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汛期水量占全年75%,气候温和,地表径流丰富(多年平均径流794.7毫米,总量达1.79亿立方米)。作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莲花江河道落差160米,平均坡降7.13‰造就了“深潭—浅滩—急流”的天然韵律。

人文印记:从红色记忆到民俗传承

文化底蕴更是莲花江的灵魂。这里有记录湘赣特委革命足迹的潭湾会议旧址,有延续千年的土家族“拉拉渡”和苗族龙舟赛民俗;全国首座红砂岩空腹重力坝——茶安水库,灌溉株洲茶陵县与郴州安仁县20万亩农田,铭刻着“战天斗地”的治水精神,开国中将唐天际题名更添红色印记。

建设目标

1.12亿投资,绘就幸福蓝图

本项目总投资1.12亿元(中央投资8000万元),计划于2026年底前建成。项目旨在补齐防洪短板,提升供水保障,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挖掘宣传水文化,提升水利智慧管理,助力流域经济繁荣,打造一条“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

莲花江幸福河湖治理意向图。

建设内容

“一轴两区多节点”,解锁莲江新景

项目将建设4千米亲水绿道(含人行栈道、游步道)、4处亲水平台、3处纪念宣传广场、2处湿地、1处生态停车场及配套旅游设施,景观建设总面积1.69万平方米。生动演绎“人民治水”“龙舟祭典”等文化遗产,串联形成“莲花八瓣”主题游线。

核心布局:“一轴・两区・多节点”

“一轴”

以莲花江生态绿廊为景观水轴,串联全线自然与人文资源。

两区”

上游打造“水源涵养与森林康养—红色旅游示范区”,下游建设“现代农业与滨水休闲产业区”。

“多节点”

天泉客—瀑布:800米人行栈道连接对外公路,配套设施齐全,1200平方米景观区带你探秘飞瀑秘境;

云脚仙—豪峰茶场引入社会资本打造茶山景观,观景平台、游步道错落其间,1500平方米空间尽显茶香诗意;

赤焰仙—潭湾会议旧址:结合堤岸生态化改造,建设沿河纪念广场与红色文化宣传牌,500平方米广场重温革命岁月;

玉环—茶安水库:完善饮用水源地标识,200平方米景观区重塑水文化意识,守护珍贵水资源;

静客—拦河坝水库:通过湿地植物群落构建、栖息地营造等,打造 3000平方米生态湿地,为滨水民宿、露营地埋下伏笔;

水芝—竹山乡段:2公里生态亲水绿道+亲水平台,4800平方米空间融合本土文化与居民习俗,成为乡居休闲好去处;

竞渡仙—龙舟竞渡:下游设龙舟码头和亲水平台,3000平方米区域延续龙舟文化激情;

菡萏—莲花江入河口:地貌修复+湿地构建+水文化广场,2700平方米空间让入江口成为“步步皆景”的打卡地。

莲花江幸福河湖治理意向图。

未来图景

生态、民生、经济共赢的安仁答卷

项目完成后,莲花江全线将提升岸坡稳定性至95%以上,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通过生态修复增强生物多样性、恢复河流自净能力,同步优化沿岸风貌、增设亲水设施打造宜居空间;构建监测体系与数字水利系统,显著提升流域智慧管理水平;以水文化传承创新为抓手,挖掘特色产业、赋能文旅融合。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智慧、文化”的综合成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仁实践。

从金紫仙的云雾缭绕,到竹山乡的茶田叠翠,莲花江正以清澈浪花为笔,在湘东南的大地上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答卷。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条承载着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河流,在幸福河湖的蓝图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通讯员 梁芋轩 实习生 何镒伸)

阅读 178


责编:徐丽

一审:徐丽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省河长制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