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宋婷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6 19:37:46
文/嫣然 宋婷婷
1994年,翟健的摄影作品《铁树开花》在《湘潭日报》发表,画面中倔强绽放的铁树,仿佛是他职业生涯的隐喻——从国企车间到新闻一线,从传统纪实到跨界实验,他用镜头一次次打破边界,让“铁树”在时光中次第花开。三十载光影跋涉,这位湖湘赤子以影像为笔,既记录时代的惊涛骇浪,也雕刻文明的细微波纹。
铁树初绽:从车间到新闻现场的突围
翟健的摄影之路,始于家庭熏陶与少年时代的艺术启蒙。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八路军老兵,参加过枣庄铁道游击队的侦察任务,后随部队转战南北,最终落户湘潭。父亲对革命的忠诚与对生活的坚韧,深深影响了翟健的性格。母亲则是一位热爱文艺的工人,家中常备相机,翟健从小便对这台能“定格瞬间”的机器充满好奇。
中学时期,翟健就读于湘潭第一职业学校美术班,系统学习了绘画与构图,这为他后来的摄影创作奠定了美学基础。80年代末,他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的群众文艺大专班,后因学历要求,又通过进修获得本科学历。求学期间,他对摄影的兴趣愈发浓厚,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拍摄校园生活与街头风景。
20世纪90年代初,翟健进入湘潭一家国企车间,先后担任检验工、打包工和维修工。尽管工作繁重,他仍坚持用相机记录工厂里的点滴。1992年,因表现突出被推选为厂团委书记。然而,枯燥的流水线生活并未消磨他的艺术热情。1994年,他在《湘潭日报》发表了摄影作品《铁树开花》,画面中一株铁树在钢筋水泥的背景下倔强绽放,象征着他突破环境束缚的决心。这张照片迅速引发关注,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1993年,翟健调入湘潭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负责活动及宣传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更多摄影机会,也为后来进入新闻行业埋下伏笔。2000年,他通过公开招聘考入《湘潭日报》,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2001年,他转入《当代法制报》,凭借扎实的摄影功底,成为报社的“发稿量冠军”。在法制报期间,他虽以“事后拍摄”为主,却总能通过巧妙的构图还原事件现场。
2002年,翟健加入《三湘都市报》,开启了他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他奔波于突发事件一线,曾创下一天发稿七篇的纪录。衡阳大火、非典……他的镜头不仅记录了新闻,更传递了人性的温度。
在《三湘都市报》期间,翟健还曾拍摄过一幅名为《偷自行车的人》的照片。当时,他在街头偶然发现一名小偷正在作案,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徒手制服了小偷,并协助警方将其抓获。这组照片不仅展现了翟健作为摄影记者的敏锐观察力,更体现了他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事后,他回忆道:“摄影不仅是记录,更是参与。那一刻,镜头和行动同样重要。”
花开满枝:乡土与世界的交响
1998年,翟健的摄影作品《春丫》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画面中,花瑶族女孩的笑容如春日阳光般灿烂。这张照片的创作源于他对乡土文化的深刻理解。他说:“拍民俗不是猎奇,是接住坠向人间的星光。”
为拍摄《春丫》,翟健深入邵阳隆回山区,与花瑶族人同吃同住。他摒弃了传统的“摆拍”模式,而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交流,捕捉最自然的瞬间。最终,女孩回眸一笑的刹那被他定格,成为乡土文化的经典影像。2003年,他作为《三湘都市报》特别报道组成员参与的《寻找家园深处的珍藏》大型专题,以镜头为笔,对湖南三十多处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性记录。该报道通过大历史观照、现场感叙事与大版面视觉呈现,展现了湖湘文化的深邃与广博,最终荣获中国新闻奖集体三等奖。
此后,翟健将镜头对准更多传统文化场景。《孔府家祭》记录了浏阳孔府千年儒礼的庄重瞬间;《长乐故事会》则通过中国神话故事后的呼吸,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鲜活生命力。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引发反响,还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10年,俄罗斯驻华大使在橘子洲国际摄影节上指着《长乐故事会》问道:“这是活着的传统吗?”翟健回答:“它一直在生长。”
2010年,翟健策划的“生命与理想”主题摄影展吸引了2亿网民观看。这场展览汇聚了全球摄影师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翟健的镜头,也从湖南乡土延伸至世界舞台。
新枝向阳:影像的破壁实验
2006年,翟健加入星辰在线,担任首席记者和影像频道主编。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他大胆尝试跨界融合。时任星辰在线总编辑曾小明在邀请他时说道:“我们希望你能将传统摄影与新媒体的力量结合起来,为星辰在线注入新的活力。”翟健欣然接受,并迅速投入到新岗位的工作中。
2023年,他策划的“n+长沙漫游计划”成为现象级文旅项目。受电影《歌剧魅影》启发,他让参与者佩戴白色面具,与长沙地标同框,传统摄影与新媒体艺术完美结合。这一项目不仅成为长沙市文联的重点扶持项目,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为长沙文旅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在星辰影像,翟健创办了“摄影提高班和城市人文五法则训练营”,培养了大批摄影新人。他说:“种子要种在沃土里。”如今,这些“种子”已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对于AI时代的摄影技术,翟健充满期待:“技术是工具,人才是灵魂。AI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烦琐的后期工作,但真正的创意和情感表达,仍然需要摄影师的独特视角。”他正在探索将AI技术与传统摄影结合的新模式,例如利用AI生成长沙地标文化活动图,为文旅宣传提供更丰富的视觉素材。
从《铁树开花》到“n+长沙漫游计划”,翟健的镜头始终对准时代与人性。他的作品让时间有了体温,也让“铁树”开出了千万种模样。三十年来,他守候的不仅是影像,更是一片生生不息的文化原野。正如他的启蒙老师谢龙湘所说:“翟健的镜头,既是记录历史的‘史官’,也是传播文明的‘使者’。”
人物简介:翟健,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长沙市文联副主席,长沙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星辰在线副总编,中国橘子洲国际摄影文化节艺术总监。代表作包括《春丫》《孔府家祭》《文化长沙》等,被誉为“影像诗人”。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