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里的“抢座大战”,高校图书馆成暑期“最热打卡地”

刘镇东   湖南日报   2025-08-06 20:12:52


湖南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黎昕

入伏以来,湖南持续高温炙烤大地,但高校图书馆却比烈日更“火热”——清晨7点开始抢插座、空调区座位“秒空”、走廊里挤满背书的身影……从考研党到考公族,从教资考生到四六级备考生,一群大学生在图书馆里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暑期战役”:与高温较劲,与惰性对抗,更与自己赛跑,图书馆成了他们暑期最踏实的“充电站”。

图书馆“一位难求”考研党的高温坚守

上午8点的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早已座无虚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李正在靠窗位置,自学《古代汉语》的音韵部分,书页边角已经卷起,红蓝批注密密麻麻。他今年打算报考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虽然家里只有他一人,但他仍选择冒着酷暑,每天往返10公里来学校图书馆学习。

“考研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这个过程太考验意志力和自控力了。图书馆里,大家虽然互不相识,却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这种无声的陪伴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小李介绍,图书馆每天都有很多人,有插座且空调凉爽的位置可谓是备考的“风水宝地”,如果上午10点才到图书馆,别说“抢”到好位置,连座位都难寻。

最煎熬的是午后2点到4点,阳光直射时空调效果打折,“边做题边流汗是常事,我试过用湿毛巾敷脖子等各种办法,真题卷子上有多处字迹被汗渍晕开。”他手机里存着8月5日拍下的一张照片:38℃的高温天,错题本上几处字迹被汗水晕开了几处。

而小李的备考装备堪称“考研抗暑套装”:USB小风扇用燕尾夹固定在桌边,保凉杯里是早上灌的冰镇酸梅汤,手腕上贴着冰凉贴。即便如此,小李仍坚持“泡馆”,“没办法,在图书馆学习效率比在家高太多了,习惯就好。”

自习室里的“自我较劲”考公族的心态拉锯战

图书馆自习区的另一端,准大三学生阿峰正对着行测题皱眉。暑假刚开始,他就买好了全套的考公书籍,“我的基础不太好,只有早早准备才有机会考上理想的岗位。”而他的备考状态,就像空调房和室外的温差,每天都“我能行”和“算了吧”之间反复横跳。

“当学了3小时,会对自己说‘才这点?别人都卷到凌晨了!’;当做错5道题,便会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当休息了10分钟,罪恶感爆棚,感觉自己上岸的名额被别人抢走了。”阿峰自嘲是“自我PUA大师”,却又在抱怨题目“离谱”的同时,逼自己再刷一套题。

他的错题本上,红笔标注的痕迹层层叠叠。“每次想放弃,看到这些痕迹就舍不得停笔。”阿峰望着图书馆里满满的人头,“大家都在拼,我哪敢停?万一呢?万一这次就轮到我了呢?”

居家备考的“攻防战”,在间反复拉扯

26℃的空调房里,厚厚的一本《教育知识与能力》早在书桌上摊开,但仍未翻动……

湖南工商大学的小陈是一名准大三生,她说:“本来是想打开手机看网课的,但是不知为何注意力就被弹窗的娱乐信息吸引,左手不自觉地滑动屏幕,而右手却死死按着荧光笔。”

这是她居家备考的第17天,也是第17次在“该学习”和“就刷五分钟”之间来回拉扯。

“我的书桌像个战场。”她苦笑着展示手机屏幕使用时间:教资APP1小时,短视频平台3.5小时。卧室墙上贴着的复习计划表上,“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到底先有图式还是先有同化?就像我不知道该先卸载娱乐APP还是先背完这章。”

小陈说:“每天都在左右脑互搏,一下觉得不学就完蛋了,一下又觉得假期就应该是用来休息的。有时想着七月就这样吧,下个月再来吧,结果一转眼就到8月了。”

“后来我下定决心开始学习,就关闭了所有APP的通知设置,看完网课后,就把手机放到客厅,这样我就可以专心背书和刷题了。”小陈在与电子诱惑艰难抗争后,也渐渐走上了教资备考之路。

四级“闯关者”的清晨战场,暑期要弯道超车

英语四六级可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路,而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四六级可谓是大学路途上的“大魔王”。

清晨7点,自习室的走廊就传来了朗朗背单词声,湖南工业大学的小吴作为一位准大三生,已经参加了三次四级考试了,他说:“我从小就不爱背单词,英语一直是我最薄弱的科目,看到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通过了四六级考试,我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考过四级。”

为完成这一目标,小吴在网上收集了许多备考资料,并分享道:“早上7点之前还不是特别晒,记忆力也特别好,在走廊背单词效率最高。”

除此之外,小吴还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他说,“我每天早上7点到自习室,趁着自习室同学少且不是很热,我便会花时间在走廊背单词和写作模板。上午会先复习前一天的单词,刷几篇阅读理解题,分析里面的长难句;下午会练习听力,先泛听再精听,每完成一项就在后面打一个勾。”

“暑假是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有时候为了逼自己去自习室,就在自己的翻译器上定一个第二天的闹钟,这样的话第二天就必须去了。”曾经“不到中午不醒”的小吴为了自己目标,如今也加入了早起队伍,为之奋斗。

天太热,学不进去,这里也有些备考小建议:

面对夏日的持续高温,不少同学会陷入“学不进去”的困境。其实,备考状态与环境适应、节奏把控息息相关,不妨试试这些小技巧。有专家提醒:从物理降温入手,备上USB小风扇、冰凉贴和冰镇饮品,给书桌打造一个“微凉爽区”;利用温度规律规划时间,把需要高度专注的内容放在早晚凉爽时段,午后搭配薄荷糖、菊花茶提神,避免高温时段硬扛;遇到烦躁情绪时,不必强迫自己“死磕”,可以起身用湿毛巾擦脸、拉伸身体,5分钟的短暂调整反而能让后续效率更高。

更重要的是,制定弹性计划,不必因偶尔的“摆烂”苛责自己,高温天里的坚持本就不易,张弛有度才能走得更远。毕竟,对抗热浪的不仅是装备,更是张弛有道的心态。这是一场与高温的对抗,更是与自己的较量。当秋天的第一缕风轻拂你的脸颊,这些反复翻阅的笔记,终将变成上岸的通行证。

责编:刘镇东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