晗 邓倩 申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6 15:34: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邓倩 申悦
8月2日,长沙县安沙镇唐田新村的春润农庄里,空调送来阵阵清凉,游客们在舒适环境中惬意用餐;不远处,“爱合一”蒸面包厂的烘焙车间机器轰鸣,线上线下订单的火爆让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这两处乡村产业的红火景象背后,离不开电力保障的快速响应——而这,正是“党建引领、村网共建”机制赋能乡村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7月,春润农庄因游客量激增,新增十余台空调设备,用电需求大幅攀升;刚落户的“爱合一”蒸面包厂负荷超40千瓦,成为当地高负荷企业。
“用电能不能跟上产业发展?”企业主的顾虑很快传到安沙镇政府和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落户企业的用电问题,必须优先保障!”安沙镇相关负责人当即表态,第一时间与供电部门联动。
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配电部、客户服务中心骨干与安沙供电所网格经理组成共产党员突击队,直奔现场踏勘负荷需求与供电能力。依托“村网共建”机制,镇政府与供电公司迅速启动联合办公:镇政府投资建设新增变压器及配套设施,供电公司同步推进低压业扩工程,实施线路接入与容量增容。
炎炎夏日,施工人员顶着40摄氏度高温连续奋战,仅用15天就完成全套电力设施建设并顺利送电。“现在生产线全开都不怕,电力稳得很!”“爱合一”负责人刘爱云难掩喜悦。如今,春润农庄游客络绎不绝,面包厂产品借助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远销多地,数十万粉丝带来的流量红利持续释放。
这一高效响应的背后,是“村网共建”机制的深度赋能。自2023年11月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与安沙镇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推动供电服务网格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资源共享、问题共解、服务共建”的电力便民体系。从用电报装到用能指导,从负荷评估到供电优化,“群众点单、政府搭台、电网配送”的闭环服务已成为常态。
如今,在安沙镇,“村网共建”正成为激活乡村产业的“金钥匙”。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着坚强电力支撑。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