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8-06 09:45:30
立秋至,秋燥来。进入立秋,人体受燥气影响,皮肤黏膜水分蒸发较快,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界敛藏之势,收藏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滋养五脏。其中肺为“娇脏”,喜欢清肃湿润,最易为秋燥所伤。中医建议,秋季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并从起居、饮食、运动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调摄方法,快来领取秋天的第一个养生妙招吧!
1.起居当早卧早起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2.饮食少辛增酸,适时进补
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秋季饮食宜少辛增酸,多吃酸味食物。立秋可以多食白色食物,如梨、莲藕、山药、银耳、香蕉和豆腐等;少吃一些辣椒、花椒、胡椒、葱、蒜、生姜、咖喱等辛味之品;多吃醋、山楂、酸奶、柠檬、葡萄、苹果、柚子等酸味食物以助养肝。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秋季可适当进补,但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核桃、藕、秋梨等。此外,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古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故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秋季每天早晨吃粥。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在立秋之后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3.常用药膳
4.运动养生
立秋以后,人体因经过漫长的炎热酷暑,耗散了大量的精血,此时元气处于虚空松弛之态而表现为“秋乏”,故养生运动应以舒缓柔和为佳,防止汗出而伤阴,阳气随之而耗。此时宜外出登山旅游,不但防衰老,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还能增添情趣,陶冶情操防“秋悲”。同时,应多出户外开展力所能力的体育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行、游泳等。
作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 刘露梅
美编 向佳欣
责编:郭芝桃
一审:郭芝桃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