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5 19:58:40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刘艾婧 江洋
近日,广东中山大学团队投放一批“好蚊子”以控制蚊媒疾病的消息引起网友热议。这些蚊子究竟是靠什么“降伏”野生蚊虫?湖南是否有类似举动?8月5日,湖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技师黄谊接受记者采访,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黄谊介绍,所谓“以蚊治蚊”主要为两种生物防治策略:部分“好蚊子”实为巨蚊等蚊种的幼虫,比如华丽巨蚊,其幼虫至少吃掉80到100条伊蚊幼虫,并且成蚊不吸血,对人畜不构成侵扰;另一种则是培育携带如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这些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后,令其产下的卵无法孵化,从而达到控制种群规模、减少疾病传播的双重目的。
针对湖南是否会引入“好蚊子”技术,黄谊透露,我省科研团队已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验证了“以蚊治蚊”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白纹伊蚊的生长数量。
“基于湖南当前的蚊媒防控实际,大规模投放‘好蚊子’并非最优的选择。”黄谊解释,我省已开展定期环境治理、幼虫孳生地清理及科学使用化学消杀手段等,尚无需启动这一相对复杂、成本较高的干预措施。
“性价比最高的防蚊灭蚊方式,还是在于清理积水。”黄谊提醒,“真正做到清理积水才能够彻底清除和防止蚊虫再次孳生。”
责编:周顺
一审:周顺
二审:杨丹
三审:刘文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