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犇一下|新疆伊昭公路8月突降大雪“一日四季”背后暴露不少问题

田甜   三湘都市报   2025-08-04 18:50:3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你能想象吗?8月的新疆,本该是烈日炎炎、瓜果飘香的时候,却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8月2日到4日,新疆伊犁的伊昭公路上演了一场“夏日飞雪”的奇观,让穿着短裤短袖的游客们冻得直跺脚。这条全长122公里、最高点海拔3400米的公路,为啥会在三伏天变成“冰雪世界”?背后的地理密码值得好好琢磨。

伊昭公路穿越的乌孙山白石峰,海拔超过3400米,早已超过了雪线高度。即便在盛夏,这里的气温也比平原低10—15℃,白天可能只有10℃左右,到了夜间甚至能降到0℃以下。就像一个天然冰柜,只要有冷空气南下,再加上水汽充足,立马就能“变”出一场雪。这次降雪就是因为强冷空气突袭,气温从30℃骤降到3℃,2小时内降水量达12毫米,直接把公路变成了“冰雪奇缘”现场。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伊犁河谷的地形就像一个“大喇叭”,向西敞开的缺口让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能长驱直入。当暖湿气流遇到乌孙山的阻挡,就会被迫抬升,在高海拔地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而白石峰这样的高山,就像一个“天气搅拌机”,把暖湿气流和冷空气搅在一起,产生强对流天气,要么下冰雹,要么直接下雪。当地司机说得形象:“这里的天气像娃娃的脸,上午晒脱皮,下午穿棉袄,一天能过四季”。

这场雪虽然让游客体验了“一日四季”的独特经历,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方面,部分游客低估了高海拔的威力,穿着单薄衣物就上山,结果被冻得狼狈不堪。另一方面,当地的应急措施也有待加强。虽然交警及时疏导了交通,但像实时天气预警、道路除冰设备等还可以做得更细致。毕竟,伊昭公路每年因天气封闭超过60天,今年游客量又激增200%,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让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新疆的高山地区夏季降雪记录也在增加,这看似矛盾,实则是气候变化的一种表现。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高海拔地区的碰撞更剧烈,导致原本罕见的“六月飞雪”变得相对常见。这提醒我们,在欣赏大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要敬畏自然的力量,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

责编:田甜

一审:田甜

二审:黄娟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