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更新|“武大图书馆事件”何时了?期待校方态度鲜明有担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4 16:59:47

文案:彭鹤鸣

出镜:张英

后期:廖思渝(实习)

2023年,武汉大学大一新生肖某因湿疹在图书馆抓痒,被研究生杨某偷拍并指控性骚扰。事件公开后,肖某网暴并被校方记过处分,其家庭因此遭受重大打击2025年7月25日,事件迎来了反转,法院一审认定肖某某行为系病理原因,不构成性骚扰

法院判决书的公布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肖某某的不幸遭遇引发同情的同时,当事人杨某某毫无成本的“诬告”行为以及疑似学术不端行为遭到公众质疑,再次引发了一阵空前的舆论风暴。要求取消对肖某某处分的呼声愈发高涨。

而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武汉大学,直到8月1日才作出回应,此时距离事件发酵已有一周之久。期间,面对记者的询问,校长张平文回答称“学校正在处理中。至于何时会公布处理结果还要等上级的安排。”这样的回应,看似合规合情,实则令人心寒。

作为涉事高校的最高行政干部,校长没有第一时间在其职权范围内启动相关程序,而是轻飘飘地来一句“等上级安排”,给人有推卸责任之嫌。高校具有“自主管理权”,有自身的一套校规管理制度,但在司法判决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校规理应要为法规而让道。既反映出了部分高校行政呆板、效率低下以及制度缺位,也说明了在面对舆情危机时,如果一味选择消极维稳,而非积极应对,只会错过舆情处理的黄金时间,为公众所诟病。

“等上级安排”这一类“脱责”话术,也在严重透支高校的声誉和公信力。一所大学之所以能被称作“名校”,并非只是因为其挂上了“985”“双一流”之类的“金字牌匾”,更在于其拥有“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严谨公正的学术基石以及蔚然成风的良好学风。比起纪律上的合乎规矩,高校更应拿出积极态度,彰显一所名校的责任与担当,这才是最能维护学校形象、体现学校精神的 “招生简章”。

在这场时间跨度大且重重反转的“罗生门”事件中,公众一方面渴求真相为正义站台,另一方面希望看到涉事机构能够拿出快刀斩乱麻的魄力,担起责任。最后,我们也期待武汉大学后续能公平公正地重启调查,还真相全貌于事件本身,不放过坏人,也不冤枉好人。

责编:唐雨琪

一审:张英

二审:尹虹

三审:冒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