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四化”举措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昔日“生态包袱”,今朝“绿色财富”

龚康岳 路典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4 15:51:0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龚康岳 路典敬

连日来,安乡县下渔口镇的田野间机械轰鸣,收割机、灭茬机与秸秆打包机协同作业,一个个敦实整齐的秸秆圆捆被陆续运离田间。该镇启动“秸秆灭茬、打包离田”专项行动,正是安乡县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缩影。该县以创新实践破解秸秆难题,将昔日“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作为全县秸秆离田利用行动启动的“首发站”,下渔口镇将秸秆离田作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实践。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科学调度农机资源,精准对接作业地块,确保收割、灭茬、打包、转运各环节无缝衔接。同时,依托村(居)组力量开展广泛宣传,使农户深刻认识到秸秆离田对守护蓝天沃土、促进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推动工作模式从“被动禁烧”向“主动交草”转变。“秸秆综合利用,以科技之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下渔口镇党委书记朱利表示,该镇将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并推广,为全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安乡作为农业大县,年秸秆总量约55万吨,可收集量达39.36万吨。今年以来,该县聚焦秸秆处理难题,通过“四化”举措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长效发展。超常化重视——县委、县政府将秸秆综合利用置于突出位置,形成“高位推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并整合近3000万元资金,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多元化处理——针对不同秸秆特性和种植主体,实行“分类施策、精准处理”,将秸秆按焚烧风险划分为高、低两类,在强化宣传引导落实低风险类秸秆还田和清运措施的同时,重点明确中晚稻、旱作类、木质类、房前屋后杂草及其他秸秆类四种高风险类秸秆的处理模式。精准化奖补——推出“七项奖补”政策,覆盖还田作业、离田作业、集中清运、农机购置、收储运主体建设、还田设备、示范村等各环节,资金直接打卡发放至作业主体,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系统化监管——构建 “全流程、多层次”监管体系,形成“三包两联”责任网络,逐村逐乡制定针对性方案,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强化技术运用,实时监控作业进度与质量,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责编:卓萌

一审:卓萌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