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丨让历史“活”在当下:湘大学子以剧本杀点燃信仰星火

江晓晗、李安璐、朱杏芬、余永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4 09:59:09

一封泛黄的密函、一盏摇曳的煤油灯、地图上一条指向南方群山的曲折路线……在文家市镇秋收起义纪念馆前,一场特殊的“会议”刚刚落幕。近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红韵青风”实践团精心打造的红色剧本杀《星火燎原:文家市的抉择》收获良好反响,学子们用青年话语讲述家国情怀,让红色精神在推理与共鸣中薪火相传。

青年是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力军。为了让历史场景更贴合现实,团队成员多次深入文家市镇档案馆、秋收起义纪念馆细致搜集资料。团队从策划、编写剧本、角色设定到场景设计,全程自主完成,力求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为传统红色教育注入新意,以青年理解萃取革命精神内核,以青春智慧为传统红色教育解锁全新叙事逻辑。

图为团队原创的红色剧本杀《星火燎原:文家市的抉择》

在深耕史料的基础上,团队将真实的‘南下转兵井冈山’的关键争论与人物矛盾融入剧本,并紧扣秋收起义部队的真实历史危局进行巧妙加工。团队设计的沉浸式情境让参与者化身当时的革命骨干,在寻找暗藏“破坏者”的主线中直面决定部队生死的道路抉择。秋收起义部队于文家市会师后充满抉择与危机的关键一夜不再仅是史料上的文字叙述,成了参与者肩上沉甸甸的命运担当。

图为活动过程中参与者阅读角色剧本

试玩现场,参与者投入角色身份,争分夺秒推寻线索,在模拟的作战会议中激烈争论,切身感受革命征途的惊心动魄。我扮演地下交通员,深刻体会到每一次选择都关乎生死存亡,理解了历史的沉重和信仰的力量!参与者感慨道。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带领大家复盘剧情,结合真实历史进行解读分享。这种深度的代入感,让青年从历史的旁观者转变为亲历者,真切理解了道路抉择的千钧重担与革命星火何以燎原的深刻内涵。

图为活动结束后团队与活动参与者合照

下一步团队计划开发‘地方红色记忆系列’剧本,打造可复制的青年党史教育IP,形成可复制的‘景区+沉浸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实践团负责人朱杏芬表示,未来希望能走进更多高校和红色场馆,用青年喜爱的叙事方式传递红色故事。红色基因的传承既要坚守本色不变,也呼唤青春的创新融入唯有让历史可触摸、可思辨、可共鸣,方能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责编:周秋红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