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酉”才尽朝晖——保靖县实践探索“投资于人”推进人才工作侧记

向伟 吴艺晨 梁朔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4 09:25:55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向伟 吴艺晨 梁朔

武陵叠翠,酉水流觞。在时间长河中撷珍,人才恰是酉水明珠上璀璨夺目的一颗。

7月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发布乡村振兴合伙人、专业村长招募,广招企业家、创业者、返乡大学生等10类人才,全网浏览量达60余万,拉开全县13个村“村招”序幕。引才入村是该县“投资于人”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

汇聚众流,方为江海。今年来,保靖县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以“投资于人”的理念,探索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激活创新创业潜力,大力推进全县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新赛道: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投资于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激发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如何谋划长远,抢占人才发展先机?该县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县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践探索以“投资于人”推动党管人才高质量发展,制定《保靖县“投资于人”发展五年规划(2026—2030)》,出台《关于“投资于人”的若干措施》《保靖县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迭代打造保靖人才新政“3.0版”,凝心聚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保靖县城区全景图

引才留才不是单向“挽留”,而是一场让每一份智慧都能适配生长的“双向奔赴”。

“从事行政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感觉不适合这个岗位,反倒是学校教书让我能施展才华。”2023年引进的湖南大学研究生唐函,通过保靖县引进高层次人才“二次择岗”政策,选择从县直单位调岗到保靖思源学校,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赋予人才决定权、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同时该县主动下放用人权限,围绕村级人才“订单”,精选合作意愿强、资源禀赋优、发展前景好的村,招聘13名乡村振兴合伙人和专业村长。

尊才、爱才、惜才在这里蔚然成风。给予人才最高礼遇,健全了县领导常态化走访院士专家、酉水人才机制。建成一支190余人的人才工作者队伍。明确11月23日为保靖县“人才日”,举办两届“人才日”系列活动。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颁发首批“企业家金卡”,解决人才“关键小事”200余件。

做好人才“软件”工程同时,强化“真金白银”硬支撑,构建公共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多元“投资于人”机制,县财政“投资于人”年增幅不低于财政支出增幅,5.5亿元投入人的全生命周期闭环项目,1.9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撑“投资于人”重点项目,人才发展基金从1000万元五年递增到 2000万元以上。

新赛程:开发人才资源价值

乘势而上,从不以山河为远、日月为限。

4月1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徐书在县中医院坐诊,吸引县内外众多患者。“大清早从吉首赶过来,没想到不出湘西,挂上了北京医院的专家号。”在“徐书名医工作室”外,张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该县抓住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建设契机,相继成立黄小洋、迟路湘等名医工作室15个,7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23名紧缺专业临床技术人才前往北京知名医院等进修学习。

徐书教授坐诊现场

人才是具有无限潜力的价值资本。面向全生命周期,以“民生为大”理念“投资于人”,结合全国生育友好先进县建设,围绕生育、托育、养育、体育、教育等“五育”培养重点人才,启动“三年教师跟岗培训全覆盖工程”,成立彭建锋等18个名师工作室,与名校合作共享湖南“四大名校”教育资源。试点推行医养结合助老,打造医养中心服务平台。

面向全群体,深度开发县域人力资源。丰富引进、培育、深挖、回流本土资源模式,高层次引进人才招录比达81%;系统培训各类人才1.4万人次,“一户一大一技一业”培养农民大学生、高素质农民7846名,培养新媒体万人军团,各行业导师带徒1812对;挖掘非遗传承人、乡村工匠755名;回引331名城市人才就业创业。当前,企业家、专技人员、返乡青年、银龄人才等1639名人才入库,努力让人才供给结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张湘生(中)在茶园指导茶农

同时,畅通内外人才资源良性互动,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等驻外招商点,县领导带队双招双引双融靶向寻智,群山深处“人才飞地”破土成长。探索季节性“南飞”技术人才、专家院士担任顾问指导等引才方式,做实做强“政院企”引才联合体,引进专家人才51人。

七月骄阳似火,“人人皆可成才,个个人生精彩”的醒目标语,诠释了保靖惜才如金、唯才是举热辣滚烫的决心。

新赛绩:激发创新创业效益

“投资于人”是“慢变量”,但有“累积效应”和“外溢效应”,能激发人的生产力、创造力和活力,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力拓展个体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抢抓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契机,成立中国生产力学会新质生产力(保靖)研究院等5大科创联合体,培育37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返乡青年创新创业大晒支持创业项目67个、资金266万元,银龄人才送医、送教、送技3100余人次,涌现全国道德模范黄剑、宋欢、周秀坤,全国先进工作者彭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张湘生等46名先进个人。

四方城遗址出土的一级文物——战国四眼琉璃珠

7月22日,喜讯传来——保靖县四方城遗址成功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延续千年文脉,背后有许多“最强大脑”的故事。龙京沙、袁伟等国省级文博“大咖”倾注智力,对彭运锐、陈小俊等本土骨干“靶向淬炼”……

紧随其后,保靖黄金茶再添“国字号”,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靖黄金茶1号晋升为全国骨干型茶树品种。近年来,围绕保靖黄金茶构建塔尖、塔身、塔基人才金字塔,与中国农大、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攻克保靖黄金茶基因条码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特派专家服务团,靶向问诊产业链延伸;培育制茶师、评茶员、茶艺师等“土专家”1.2万余人次,10万茶农因茶受益。保靖黄金茶在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一举签下2000多份订单,正以强势之态走出国门。

深谙借“外智”与聚“内力”之道,以人才矩阵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内培一批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靶向招引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开展科技成果对接,落地成果转化。

村厨村艺大晒现场

人才“活水”持续浇灌乡村,增强群众致富技能。省级科技特派员杨水芝及团队,在保靖率先全省推广柑橘“增糖降酸”高品质栽培技术;县级科技特派员张承忠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科研机构合作,攻克即食猕猴桃全产业链技术难题。引进“村超”总顾问由守义及其专业团队,成功孵化村厨村艺村集、茶超茶马茶BA等现象级“村”字号IP文化矩阵,登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坛。城乡收入差距从2.13稳步缩小至1.97。

保靖将加大“投资于人”,以坚定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不断开创人才引领发展、发展集聚人才、人才服务振兴的新局面。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