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 2025-08-04 09:13:48
邓智华 罗俊婕
7月的郴州,热情似火。
今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以“四看变化”为重要抓手:通过暗访,精准找出问题根源;借助观摩,直观展现工作进度;依靠督战,切实保障工作成效;凭借考核,明确树立发展导向。
“四看变化”比拼行动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为郴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准把脉 直击痛点
曝光问题每周有专题,“立交立办”跟踪整改。从2023年起,郴州广电与市安委会联合开设的《红线》栏目,如同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发挥着舆论先锋、监督前哨的重要作用,大胆揭露、深度披露了我市各地各行业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影响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的问题,成为全市安全生产领域的“千里眼”“探照灯”。
在暗访工作中,市应急局发挥职能作用。
今年初以来,市应急局排查隐患3395处,已整改3207处,按期整改率100%。市应安委会印发《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闭环管理七条硬性措施》,完善机制,强化问责,约谈相关单位23个,对20个事故责任单位予以实体挂牌警示。
市委政法委积极行动,组成11个督导组,由市直单位负责人带队,每月下沉县市区开展暗访。在专项治理期间,共发现4批次390个问题,并且全部整改到位。
通过暗访看问题,及时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全市发展保驾护航。
比学赶超 奋勇争先
今年4月25日,我市“六大新行动”季度观摩推进会召开。会议展示发展成果、激发奋进力量,对全市“六大新行动”工作进度集中检阅。会上公布了10个“红旗”项目,通过看现场、比成效、评典型,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市发改委通过开展重大项目开(复)工、项目建设“大提速”攻坚行动,推动247个在建省、市重点项目于2月13日前全部复工,一季度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63个,总投资405.3亿元。谋划铺排的365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35.35亿元,占年计划的52.89%,超均衡发展时序目标19.6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双过半”目标。
各县市区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北湖区通过开展“四实四为”重点工作双月讲评,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今年1月至5月,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进度的63.81%;苏仙区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深入项目一线走访,截至目前,累计走访重点项目559人次,摸排问题38个,所有交办问题均已解决到位,形成了“走访—交办—整改—反馈”的高效工作链条……
在观摩推进会的带动下,全市上下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各项目单位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项目建设质量,为郴州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抓实干 成效渐显
督战成为推动工作落实、检验工作成效的关键环节。7月14日,郴州市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督战拉开战幕。
过去半年,宜章县围绕文旅产业发展,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燕子岩瑶寨在修旧如旧中重焕生机;五指峰景区太空体验项目奇幻升级,给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考场”,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宜章县八大文旅重点项目昼夜兼程,全力推进。可喜的是,今年1月至5月,宜章县接待游客483.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5%、10.52%。
临武县则在锂电产业发展上一路高歌猛进。今年上半年,临武锂电产业喜讯连连:上海安能摘得郴州首张、湖南省第二张锂矿采矿许可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大中赫公司探获超大型锂矿床,引发广泛关注,进一步提升了临武在锂电行业的影响力;总投资160亿元的锂电全产业链项目正加速推进,其中年产4万吨碳酸锂基地已完成投资5亿元,一期年处理1200万吨采选线明年投产后,整个系统年产值可达36亿元……
这些成果是“督战进行时”的生动注脚,也是“督战看成效”的具体实践。
奖优罚劣 激发活力
将“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完善评先评优考核制度,我市创新推出的表扬批评“双通报”制度,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当猛将、闯将、干将的良好局面。
“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2023年,我市每季度评选、通报“四敢”先进典型,以鲜明的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地方敢闯”方面,市纪委监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率先在全国推行市域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改革。通过政银合作打造清廉机关食堂“一卡通”系统,覆盖全市1962个机关事业单位、10.85万名干部职工,实现跨区域公务用餐智慧结算。根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取数,去年6月至今年3月底,全市公务接待费较上年同期减少1905.55万元,同比下降56.62%,这一改革举措不仅节约了财政资金,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企业敢干”方面,湖南天诚氢能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表现突出。作为我市第一家氢能企业,天诚氢能投入1.3亿元建成年产3600万罐含氢饮用水的标准化生产线、氢农业产品种植加工示范基地、氢能助燃降碳机(布朗气)环保设备研发生产与应用能源管理等项目。成立了全省首家氢能产业学院,拟打造氢能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科普展示及科研、中试、孵化平台,孵化中心建设项目列入今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该公司的发展,为郴州的氢能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通过“双通报”制度和“四敢”先进典型评选,我市树立了奖优罚劣的风向标,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和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能干者得实惠,让躺平者躺不平,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了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郴州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