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顺 湖南日报 2025-08-02 19:13:10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姚飞 刘艾婧
8月2日下午,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病房内见到14岁的广东女孩小允(化名)时,该科室住院医生董文博正一层层为她解开左眼术后的纱布。就在前一天,一位捐献者的角膜成功移植入小允的眼中,为她驱散了失明的阴霾,更点燃了她继续求学圆梦的希望。
“感觉怎么样?能看到吗?”董文博轻声询问。随着纱布完全解开,小允缓缓睁开左眼,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的母亲易女士站在一旁,眼眶微红,再三感谢:“由于女儿还要兼顾学业,等待角膜的时间漫长而痛苦,对捐献者和他的家人,我们有着无法言说的感恩与敬意。”
小允的故事,是无数角膜盲患者等待光明的缩影。这个从小成绩优异的女孩,去年在学校体检中被发现左眼角膜形状异常,确诊为圆锥角膜。“之前只觉得视力模糊,以为是近视加深,没想到……”易女士声音哽咽。这是一种在青少年中并不罕见、却可能悄然夺走视力的疾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华教授解释:“圆锥角膜是青少年视力的‘隐形威胁’,早期筛查干预是关键。一旦发展到晚期,角膜移植是唯一能避免失明的方法。”
确诊后,小允左眼视力急剧下降,一度跌至0.1,并且病情仍在恶化。面对女儿可能陷入黑暗的未来,今年2月,易女士为小允申请了角膜移植登记。
等待的半年里,小允没有放弃学业,她努力克服视力障碍,坚持学习,现在已成功升入当地的重点高中。7月31日晚,改变命运的电话铃声响起——终于等到了可移植的角膜!易女士立刻订下最近的航班,带着小允连夜从广东飞抵长沙。8月1日下午,手术顺利进行。
在病房里,当易女士了解这位捐献者因幼年患病,一生未能走出家门、踏入校园时,她转过身去悄悄抹泪。这份生命的联结,沉重而温暖。
“感谢这位陌生的大哥哥/大姐姐。”重获清晰视界的小允,言语间充满了超越年龄的郑重,“这一次手术不仅让我重见光明,更让我深刻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我会带着这份爱努力学习,好好生活,替他/她完成没能完成的梦想,也会继续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让光明延续
若您愿成为光明的传递者,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遗体、眼角膜登记捐献:
网上登记: 微信搜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进行志愿登记。
现场登记: 前往当地红十字会或遗体、眼角膜接收登记站进行书面登记。
24小时咨询电话: 400-010-6695、0731-82584949。
责编:李传新
一审:周顺
二审:段涵敏
三审:刘文韬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