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今年伊蚊密度较去年有所下降!疾控专家们是怎么测算的?

  潇湘晨报   2025-08-02 17:23:00

盛夏高温多雨,蚊虫活动频繁,进入了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

为筑牢群众健康防线,近期长沙市各级各部门正深入开展卫生大整治、积水大清除、病媒大消杀、知识大普及等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据了解,长沙已分别在6月底和7月底组织开展了两次集中灭蚊活动。作为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今年长沙伊蚊密度如何?在实施精准消杀清理方面,疾控部门又使用了哪些有效手段?

长沙伊蚊平均密度较去年有所下降

@长沙市民,你们觉得今年蚊子多吗?

根据传播媒介、既往病例、疫情规模等因素,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登革热传播风险由高到低分为四类,湖南省为Ⅱ类风险地区。

根据相关规定,在伊蚊活动季节,Ⅱ类地区每月需开展2次伊蚊成蚊监测。

8月1日,记者从长沙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期监测结果显示,今年长沙伊蚊平均密度较去年有所下降。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科副主任医师肖珊介绍,目前长沙9个区县市每个月分别开展两次蚊媒监测,上半月和下半月各开展一次,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频次。

考虑到外省存在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长沙已分别在6月底和7月底组织开展了两次集中灭蚊活动。这也是伊蚊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后,记者走访了雨花区内两个小区。在第一个小区内看到,花园、游乐场等居民活动区附近已安装上灭蚊灯,物业也告知记者,已在6月初在小区内进行了蚊蝇消杀,后续将不定时继续消杀。“装上灭蚊灯后蚊子确实少了很多,特别是晚上。散步路过时都能听到蚊子飞进灯后时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该小区业主说。第二个小区则着重通过清理蚊媒孳生地灭蚊,针对小区内易积水的重点区域,物业对周边进行了硬化处理,消除积水隐患。

“人肉”诱蚊监测蚊媒的密度

什么时候蚊子最活跃?长沙哪里的蚊子最多?疾控中心的专家们又是怎么对飞来飞去的蚊子进行数量统计的?肖珊介绍,一般来说,双层叠帐法是监测白纹伊蚊最常见的办法之一。

双层叠帐法的原理为模拟“人味陷阱”:用双层蚊帐搭建一个“诱捕系统”,内层蚊帐封闭,诱集者暴露双腿坐在中间,利用人体气味吸引伊蚊;外层蚊帐与内层间隔30厘米,形成一个缓冲区。蚊子被人体气味吸引后,会停留在内外层蚊帐之间,再由收集者用吸蚊器捕获。

监测时间一般选择伊蚊的活动高峰期下午3点-6点,一次监测需要进行30分钟,监测地点为居民区、公园和工地等蚊子常聚集处。

对蚊子“主动出击”不止抓捕成蚊一项,衡量蚊子密度高不高,成蚊和幼蚊都要了解。布雷图指数法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啥是布雷图指数法?肖珊解释,所谓布雷图指数法是平均每百户内外伊蚊幼虫(蛹)孳生的积水数量,如果其中发现了孳生的白纹伊蚊幼虫(蛹)则为一个阳性积水,根据相关公式可以计算出布雷图指数。指数越高,伊蚊密度越高,登革热传播风险越大,一般指数超5就有传播风险,超20存在爆发风险。

肖珊表示,掌握蚊虫的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研究其是否携带病毒是病媒生物防制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诱蚊、捕蚊监测蚊媒的密度,也能及时地、更好地制定防制策略,控制蚊媒传染病。

肖珊提醒,伊蚊活动高峰一般日出、日落前后2小时,市民外出活动时最好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尽量减少在户外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停留时间。家居门窗争取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责编:成俊峰

一审:姚茜琼

二审:彭彭

三审:文凤雏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