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1 19:56: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通讯员 熊雅玉)7月,湖南大学两支实践团队再度奔赴双峰县梓门桥镇,在长来村和育才学校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这是该校学子第三年扎根梓门桥镇,以支教服务为基础,调研村情民情,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深耕课堂,赋能乡村教育
在梓门桥镇育才学校和长来村村部,团队持续优化“五育融合”课程体系。
今年新增“启蒙体验课”、“利剑护蕾”等特色课程,融合前沿理念与地方文化。联合双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与团委、镇综治中心打造“智慧安全课堂”,通过模拟国道会车、溺水救援等场景开展沉浸式教学,有效提升学生防护能力。
今年,两个团队26名队员累计授课316个课时,惠及学生逾100人次。这些扎实的课程创新与沉浸式教学实践,是湖大学子为乡村孩子架起的知行转化桥梁。
家访连心,精准长效关爱
团队聚焦留守儿童和困境学生,建立动态跟踪档案,实施“成长伙伴”计划。
放学路上,队员们主动护送学生回家,利用同行时间到50余户家庭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沟通,细致了解学生情况,宣讲未保知识。
为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团队还策划组织了趣味运动会和文艺会演。运动会上,“两人三足”、“师生大拔河”等充满趣味的项目让孩子们欢笑不断;结业会演中,师生同台献唱,留下满满感动。这些穿行于乡间小路的守护、回荡在校园内外的欢笑,正是青春温暖与乡土脉搏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
步履丈量,专业服务发展
长来团队以长来村“菜小鲜”蔬菜产业为样本,整合数据,运用经济模型分析,制定电商矩阵建设方案,助力梓门品牌升级与农民增收。
育才团队针对村小撤并后的文化传承及“双减”政策下乡村课后服务需求,开展专项调研,为优化梓门桥镇课后服务模式提供关键数据与智力支持。这些“沾泥土、带露珠”的调研成果,是知识在梓门桥镇田间地头扎根生芽的生动体现。
经过三年持续深耕,湖大学子与梓门桥镇建立了深厚联结。梓门桥镇党委书记表示:“湖大学子从‘客人’变为‘家人’,年复一年的坚持,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的深刻内涵!”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