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锰三角”交出绿色答卷:水质100%达标,旅游收入破亿

余菊馨 向哲锐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1 16:59:21

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通讯员 余菊馨 实习生 向哲锐)盛夏时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清水江畔游人如织:茶峒记忆”水上实景演出场场爆满,古苗河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十八洞村更是热闹非凡。这幕欣欣向荣的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是因锰矿无序开采而导致生态恶化的“东方锰都”。

花垣边城茶峒一角

经过三年综合整治,花垣县“锰三角”区域环境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国省控断面锰平均浓度较2020年下降85.7%,水质达标率从57.1%提升至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5天。在2024年全国“锰三角”治理工作交流会上,花垣经验获得高度肯定。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对“锰三角”治理作出的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生态环境厅出台《花垣县“锰三角”矿业污染综合整治规划(2022-2025年)》,湘西州、花垣县同步制定多个实施方案,形成“一企一策”的精准治理体系。

治理过程中,花垣县坚持标本兼治:关闭整合电解锰企业9家,取缔“散乱污”企业162家,封堵矿硐1195处,完成复绿14500余亩;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年处理矿山废水265.9万立方米,达标率100%;创新设置7个专项监测断面,实现水质动态预警。

生态改善带来显著效益:2023年十八洞村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1.47亿元,同比增长12.91%和4.88%,跳出“一矿独大”困局。最新民调显示,群众对环境满意度达97.6%。

湘西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治理成果,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