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1 16:37:4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 (通讯员 )当数学公式遇见田间泥土,一场跨学科的实践正在湖南慈利县的柑橘园里生动上演。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数愿”团队的33名师生与5名附属小学少先队员深入慈利县多个乡镇,聚焦当地柑橘产业品种改良(品改)难题,运用跨学科智慧开展调研实践,为产业振兴提供“数智”方案。
慈利县享有“中国柑橘之乡”美誉,柑橘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然而,近年来品种老化、品质下滑等问题导致“金果子”遇冷,“卖果难”成为农户心头之忧。虽然当地成功试种了市场前景良好的“金秋砂糖橘”,但在推广过程中,“改种多少、何时改种”、“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等关键问题亟待科学决策。
为破解难题,“数愿”团队创新采用“教师引领、大学生深耕、少先队参与”的三级调研模式。数学与统计学院、社会学院等跨学科教师团队首先构建理论框架,指导学生运用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量化模型,并结合社会学视角解读数据背后的社会因素。大学生团队深入零阳、岩泊渡、广福桥等13个乡镇,克服村级数据匮乏的困难,实地走访98家种植主体,丈量近万亩柑橘地,系统采集了散户成本、企业销售渠道及十年产业数据。5名少先队员则以“乡村观察员”的身份,用画笔和录音笔记录橘园风光与农户心声,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农业。
经过扎实调研和模型分析,团队于7月22日向当地政府提交了丰硕成果:精准构建了3个“砂糖橘推广规模预测模型”,可为不同乡镇提供科学的改种节奏测算工具;形成了10篇直指产业痛点的资政报告,内容涵盖种植端技术薄弱、销售端品牌渠道缺失、基础设施待完善以及农户抗风险能力需提升等关键问题。尤为重要的是,团队通过50余次深度访谈,深刻理解了农户“盼保障、怕风险”的真实心态,在报告中特别提出“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试点先改、以点带面”等提升方案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慈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明对团队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这些师生带来的不只是数据模型,更是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据悉,团队提出的“分区域梯度推广”、“电商渠道拓展”等核心建议已被纳入当地产业规划。目前,“数愿”团队已与慈利县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将持续追踪品改进程,优化数据模型,让“数智”力量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持续生长。这场从课堂延伸到橘园的实践,生动诠释了青春智慧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产业需求的力量。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