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婚姻亮红灯!“法官妈妈”赴中缅边境接回孤独症儿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1 15:45:19

一段中缅婚姻亮起红灯,幼女被母亲带至缅甸,诊断患有孤独症。父亲急切希望变更抚养权,接女儿回国治疗。在这场涉外离婚纠纷中,“法官妈妈”与混血女孩结缘——

跨国相助 守护成长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鸿丽 周磊 见习记者 张颖琳 通讯员 韩爽 李玉清

“小月(化名)真棒,我们来击个掌?”

小月缓缓举起小手,与张兰笑着击掌,这是小月最喜欢的动作。

7月29日,在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张兰蹲下身,温柔地看着孤独症女孩小月,眼里满是关切。

小月父亲曾某欣慰地说:“小月回来这几个月,变化特别大,不怕人了,也会笑了。要不是张法官他们相助,小月回国怕是遥遥无期。”

曾某把一面写着“公正司法暖人心 跨国相助护成长”的锦旗送给张兰。短短14个字,凝聚的是曾某道不尽的感激,更是司法调解的智慧与温情。

跨国婚姻亮红灯,孩子的未来牵动法官

今年42岁的曾某是华容县人,2018年在缅甸务工时,与缅甸女孩小美(化名)登记结婚。

婚后,两人回到岳阳,不久女儿小月出生。随着时间推移,工作的压力、文化的差异、生活的琐碎,小美与曾某的矛盾不断激发。2021年5月,小美突然带着两岁多的小月不辞而别,返回缅甸。

曾经恩爱的夫妻,心越走越远。

2023年,曾某向华容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婚生女孩由母亲小美抚养。判决后,他上诉至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恳请变更女儿抚养权。

案件交到承办法官张兰手中。翻阅卷宗,她陷入两难困境:

小月是中国公民,在缅甸就医、就学困难重重。更揪心的是,小月被诊断为孤独症,急需科学干预和治疗。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出发,由父亲曾某在国内抚养,无疑能给她更好的未来。

可是,小月在缅甸生活多年,若判决变更抚养权,如何将孩子安全接回?

“孩子的病情等不起!我们要让未成年人权益最大化。”张兰决定联系小美微信调解。

询问小月近况,分析变更抚养的好处……张兰多次联系小美,信号时断时续,回复石沉大海。

等待,漫长而焦灼。

2025年春节,张兰终于收到小美回复:“张法官,我想清楚了,为了女儿好,我决定把孩子的抚养权交给曾某。”

张兰当即组织双方线上调解。曾宪伟与小美达成共识:解除婚姻关系,小月由曾某抚养,抚养费由曾某负担。

边境线上燃起烛光,温情迎接小月回国

调解达成,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患有孤独症、年仅6岁的小月,如何跨越国境,回到陌生的父亲身边?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专案工作领导小组,一场跨越国界的爱心接力旋即启动:法官联系云南省瑞丽市人民法院、岳阳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等部门了解相关政策;指引曾某与小美联系当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出入境管理部门、外事办、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等寻求帮助。

为确保案件法律效力,张兰特意咨询负责涉外审判的同事,询问文书送达、离婚调解书等法律效力。

多方协作下,小美顺利办理好小月从缅甸出境的相关手续。双方约定,3月18日在云南瑞丽中缅边境口岸交接。

那一天,张兰与合议庭成员蒋立春、刘霁以及法官助理张艳辉,早早等候在口岸。

14时,小美带着小月如约而至。然而,小月哭闹着紧紧抱住小美,不肯与妈妈分开半步。

在张兰等人的协调下,瑞丽口岸工作人员让小美抱着小月进入休息室安抚。两个多小时后,情绪稍缓的小月被曾某带出口岸。但被嘈杂的环境再次刺激,小月的情绪再度失控。

就在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小月你好呀,我是张阿姨。”

张兰一边俯下身子将提前准备好的零食递给小月,一边轻声哄着,“小月看,这里有你喜欢的动画片。”

在张兰的安抚下,小月渐渐放下防备,跟随大家一起来到瑞丽法院家事审判法庭。更温暖的惊喜在这里等着小月。

原来,细心的张兰和同事们得知当天是小月6岁生日,早已准备好卡通图案的蛋糕。烛光轻轻摇曳,“欢迎宝贝回家”6个字凝聚着大家最真挚的祝愿。

小月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开心地摆起小手。

生日歌在法庭响起,小月大口吃着蛋糕,嘴角沾满奶油,露出笑容。一旁的曾某红了眼眶,他轻抚女儿的头,声音颤抖:“谢谢法官,不仅帮我接回女儿,还给她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法官妈妈”长情守护,爱在重逢中延续

回国后,曾某第一时间带着小月前往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重度孤独症伴随极重度发育迟缓。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蒋立春告诉记者:“回国后,我们一直守护小月的健康成长。与市妇联携手,联系特殊教育学校,让她获得专业的教育。张兰法官主动请缨,成为小月的‘法官妈妈’。”

4月底,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起爱心捐款,党组书记、院长简龙湘带头捐款,法庭干警们一周内为小月筹集19378元。张兰和同事们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爱心,前往华容县看望小月。

1个多月未见,小月对张兰有些生疏。“小月,还记得张阿姨吗?”张兰用礼物和温柔的话语,一点点重新建立连接。

在华容县爱贝尔残障人士服务中心,看着小月在老师带领下认真训练,张兰眼角湿润:“只盼着她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此后,张兰时常通过电话、微信了解小月的康复进展;曾某也不时发来女儿学习训练的小视频,分享点滴进步。

7月28日下班后,张兰再度联系曾某,询问小月暑期情况。没想到,曾某早已带着锦旗来到了岳阳。

在法院里再次相见,张兰的欣喜溢于言表:“小月长高了,状态更好了。”

“小月,还记得张阿姨吗?”同样的问候再次响起。这一次,小月没有躲闪,她感受着这份熟悉的温暖,跟着张兰走进法庭,好奇地拿起法槌。

在法院图书馆,张兰送给小月3本绘本,轻声为她讲故事;喝完酸奶,张兰轻柔地擦去小月嘴角的奶渍。

“没有大家的全力帮助,靠我个人无论如何也接不回小月。”曾某说,为了专心照顾女儿,他只能利用小月上学的间隙打零工。看着女儿在身边一天天变好,那份团聚的喜悦与满足,千金不换。

“我不仅是法官,也是一位母亲。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最大程度地守护好孩子的合法权益。”张兰目光温柔地落在小月身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未成年人关系国家未来。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简龙湘表示,将持续加强涉外审判和家事审判等司法能力建设,以更专业的素养、更温情的举措,为相关纠纷解决提供更为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

责编:周磊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