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床少了 笑声多了——看平江县如何盘活乡镇敬老院

  农民日报   2025-08-01 14:30:12

汉昌敬老院内,黄新连老人在安装了空调的房间里看电视。 受访者供图

清晨,75岁的黄新连老人小心地扶着卫生间崭新的不锈钢扶手站稳,拧开水龙头,一股温热的水流冲刷着她布满皱纹的手背。回到床前,看到阳光透过窗户,在屋内的防滑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她满足地眯起眼睛:“以前我担心敬老院条件不好,来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一样。这里的房间干净整洁,食堂的饭菜也合口味,还有各种活动可以参加,我每天都过得很舒心。”

黄新连不知道的是,这舒心背后,是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打出的一套盘活乡镇敬老院资源的“组合拳”。她入住的汉昌敬老院过去曾存在设施老化、服务人员不足,服务范围较为局限等问题。近年来,为改变汉昌敬老院等乡镇敬老院面临的服务水平提升难、资源闲置等困境,平江县通过科学规划布局、提升硬件与服务,对位置佳、条件好的乡镇敬老院进行重点扶持,改造升级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并通过跨区域开放接纳社会寄养老人,让全县25座乡镇敬老院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适老焕新”。

敬老院来了新院长

去年,向经第一次以院长身份踏入汉昌敬老院大门时,迎接他的是全部106张床位高空置率的现实。位于平江县汉昌街道枫树村余家组,这座由废弃中学改造的乡镇敬老院设施设备均显老旧,很多房间缺少电视、空调等基础设备。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改善条件,让入院老人留得下来,住得下去!”这位从汉昌街道基层社区走出来的院长如今已兑现承诺,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房间里的热水器已全部到位,电视与空调正在按需求安装,更重要的是,老人的居住环境完成了适老化改造,院区的消防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

平江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易奇峰介绍,服务提升,核心在人,为帮助乡镇敬老院建立一支更专业、更稳定的为老服务队伍,去年起,平江县从乡镇优秀干部中选配敬老院院长,年龄不超50岁,自此一批年富力强、富有情怀的干部走上了院长岗位。

今年3月28日,浯口镇敬老院也迎来了新院长。48岁的杨文曾担任自然资源村镇建设事务中心城建办主任,过去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他与不少农村孤寡老人打过交道。“人人都有老的一天。让老人家老有所养,是一种快乐。”带着这样的使命感,他通过层层选拔,最后从4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上任第一天,杨文走进敬老院的三层小楼,发现楼顶的下水管被落叶堵得严严实实,老人们的房间也都比较凌乱。“第一件事,咱们先搞卫生、通管道!”看到新院长把院里打扫得干净整洁,76岁的朱宗林十分感动:“以前楼上的卫生从来没搞过,你这院长能够亲自带头,真不错!”

杨文做的第二件事是改善厨房伙食。他发现以前菜谱太单一,老人们成天吃的都是辣椒炒肉、豆腐青菜。“有的老人家牙齿不好使了,我们应该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制定适合他们的菜谱。”如今,厨房里有时飘出烂软扣肉的香气,有时供应蒸得松软可口的包子,丰富的菜色让老人们频频称赞。

第三件事是杨文改变了老人生活补助的发放方式。“过去的生活补助一年发三次,端午节发200元、中秋节发200元、春节发1000元,但跟老人们沟通后,我发现大家普遍希望平日里手头上也能多些零花钱,于是我就把生活补助改成了每月发放。”只是一个工作方式上的小改变,背后却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这让老人们感觉十分暖心。

专业服务强化守护

向经的办公桌上摊着厚厚一摞评估表。每张表格密密麻麻列着不同的计分条目,包含从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到记忆、理解能力等26个方面。“以前老人入住敬老院,如何划分护理等级,全凭个人表述、家中走访来判断,过于依靠个人经验。”他回忆道,“我刚来时,新进一位老人,他的家人在陈述情况时有所保留,只说他平常睡眠不好,入住后我们发现,他半夜总会去打扰别人休息,其实他有精神方面的问题。”

为此,向经引入《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对入住老人进行评估。“依据评估标准,我们可以更精确地了解每位老年人的实际能力状况,并据此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照护服务。评估结果还可作为发放护理补贴、制定照护服务计划以及实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的重要依据,确保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向经说。

乡镇敬老院的服务团队也需要向专业化转型。“过去,我们很难招到中青年护理人员、服务人员,普遍是60多岁的年轻老人照顾年纪大的老人。因为同样做护理员,在医院工作肯定比在乡镇敬老院挣得多。”向经坦言。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平江县通过护理员公开选聘、定期培训,保证乡镇敬老院护理员持证率达100%。为稳定队伍,政府还加大投入,对考取技能等级证的一线护理员奖励2000元;每院配备2名持证消防员24小时值守,中级消防员补贴1000元,每月另发100至300元专技津贴。

向经介绍,去年,汉昌敬老院新进了三位护理员,同时,所有工作人员也积极参加护理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素养。“过去我们护理工作比较单一,专业技能提升也比较慢。现在敬老院定期组织培训,还鼓励我们考取技能等级证书,考取后还有奖励。”汉昌敬老院护理员毛玲英说,“现在我不仅能更好地照顾老人,还能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这种激励机制让我们更有成就感,也更有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不仅如此,为满足老人的就医需求,汉昌敬老院还与当地两家医院签订了对口协作协议,就医能享受绿色通道和优惠。如今,院内14名需要精神照护的老人中,已有两人康复返院。

入住率与幸福指数齐升

“这里的活动多,吃得也好,比家里还热闹!”在安定镇敬老院的长廊里,84岁的吴湘勤摇着扇子,眼带笑意。娱乐室中,象棋爱好者王世沾正看着棋局思考如何走一步。落子后,他得意地说:“以前在家一个人闷得慌,现在每天跟老伙计们一起下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除了象棋,老人们还可以参加书法、剪纸、唱京剧等文娱活动。78岁的罗法民展示着自己的书法作品感慨:“年轻时没机会学这些,现在老了反而圆了心愿。”

文娱活动周周有,营养食谱顿顿新。为提升老人幸福指数,平江县政府鼓励各乡镇敬老院争创星级养老院,对获评三星级及以上者,每年最高给予10万元奖补用于服务提升。同时,为盘活乡镇敬老院闲置资源、增加入住率,敬老院每接收一位跨乡镇特殊困难老人,县财政给予每年1000元补助,让优质养老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汉昌敬老院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向经表示,通过提升敬老院硬件与服务、对接属地街道社区吸纳特困老人、依托公办价格优势吸引社会寄养老人,再叠加县财政对接收跨乡镇特困老人给予的补助,该院入住率已达到80%左右。

梅仙镇的李倩安夫妇正是被政策吸引而来的。“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太好。听说汉昌敬老院条件好,还能享受政府补助,我们夫妻俩就决定来这里。”李倩安感激地说,“敬老院的条件我们很满意。”

“敬老院的事就是民生大事,必须全县一盘棋。”平江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今昔表示,在县委、县政府统筹下,卫健、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推动医养结合、畅通就医通道、组织护理培训、保障补贴直达,构建起覆盖设施、人员、医疗、监管的坚实保障网,推动了乡镇敬老院从“保基本”向“优服务”迈进。

在安定镇敬老院,说起获评三星级敬老院后的奖补,院长邱明星决心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智慧养老系统升级、专业护理能力强化、文娱康养体系深化、营养膳食精细化、环境适老化改造、社区延伸服务拓展……未来,我们将把这笔资金重点投向这几个方向。”他期待着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从硬件设施、专业护理、精神关怀、智慧养老等多个维度出发,为老人们打造一个更舒适、更安心、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家园。

责编:杨鸿雁

一审:杨鸿雁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农民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