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31 18:51:4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琼
7月下旬,骄阳似火,在桃源县多个偏远乡镇,却洋溢着别样的生机。大学生志愿者回到家乡,退休老师重返讲台,他们用爱与责任,为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桃源县夷望溪镇
志愿者走进大山,为留守儿童打开一扇窗
7月30日,记者从常德城区驱车一个半小时,经弯弯绕绕的山路,抵达桃源县夷望溪镇凌津滩中学,走进校园,一栋2层教学楼传来琅琅书声。
英语课结课后,孩子们与老师合影留念
半个月前,桃源县2025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在这里启幕,这是该县关爱留守儿童的一项品牌公益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累计服务留守儿童2000余名。一支由本地大学生组建的青禾志愿服务队连续5年成为该活动的“主力军”,今年吸引3个村约200名学生参加。
青禾志愿服务队,一支共青团中央全国优秀“三下乡”团队,不少志愿者来自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
特邀文旅推荐官梁芊语为孩子们上文化传承课
一间不大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志愿者们或备课、或拍摄、或为学生答疑,忙得不亦乐乎。这间办公室也是这二十几位志愿者们的休息区,他们绝大部分是“00后”在读大学生。
支教点一楼教室有些简陋,老式木质课桌,老式吊扇,却丝毫不影响老师的认真、孩子们的专注。
记者翻看课表,20天的课程满满当当。除语数英等常规辅导课外,国宝守护、擂茶非遗传承、人工智能应用体验等特色课程相当吸睛。
“课堂上很多留守儿童闷声闷气,不自信、不爱说话。”湖南司法警官大学的李玉莹告诉记者,为开导学生,鼓励他们写日记、写信倾吐心声,李玉莹因此成了志愿队小有名气的“知心姐姐”,孩子们大小事都愿意找她。
孩子们正在上体育课
白天上课,晚上备课,一有时间便去学生家里家访,累了席子一铺倒头就睡,志愿者们的热情打动了不少家长,他们自发为这群走进大山的志愿者送来自家种的西瓜、桃子等。“高兴,这么热的天,志愿者们不容易。”村民冯志刚每天一大早开着中巴车将村里的留守儿童送来支教点。
志愿者围坐一团开分享会
每天晚上支教队围坐一团开分享会,互不相识的志愿者们在这里收获友谊与成长。“多年前的那个暑假,青禾志愿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不一样的活法。”志愿者何元文打开话匣子,他曾是青禾志愿队支教的学生,如今成长为一名青禾志愿者,继续传递温暖与爱。
“支教队已经‘点亮’了6个乡镇,争取用28年把全县28个乡镇街道全部‘点亮’。”青禾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刘德平介绍,希望团队用微薄力量,一年一年坚持下去,为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带去光与希望。
“暑期加油站”破解偏远山区“看护难”“教育荒”
夷望溪镇简家溪村,一个大山里的留守儿童“暑期加油站”在这里扎下了根。
孩子们在“暑期加油站”快乐地追逐玩耍
简家溪村位于桃源县西南部,与怀化市沅陵县交界。因位置偏远,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实际居住人口以老人和孩子为主,留守儿童数量占儿童总数60%以上,留守儿童“看护难”“教育荒”问题尤为凸显。
为破解这一难题,简家溪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当地学校、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等力量组建教师队伍,办起了免费的留守儿童“暑期加油站”,40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度过充实暑假。
为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听闻消息后,夷望溪镇兴隆街中学校长为孩子们捐赠20多张课桌椅,20余套篮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器材,一个简易、温暖的暑期课堂就此搭建。
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我们常年在外打工,暑假里孩子独自在家,安全问题尤为担心,村里办‘暑期加油站’,办到心坎上。”一位村民由衷地道出“候鸟家长”情牵子女的心声。
“‘加油站’不仅是学习空间,更是情感陪伴、集体归属的心灵港湾。”在村里干了20年的姜孝华成为带班老师,他继续散发余热,尽己所能给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关爱。
“城里孩子的暑假丰富多彩,大山里条件比不得,但希望尽我们所能让孩子们过得快乐、充实一些。”简家溪村负责人说,孩子是村里的未来,他们怎么样,我们的明天就怎么样。
共青团桃源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除青禾志愿服务队外,湖南文理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实践队也积极加入乡村支教,在枫树维回乡、青林回维乡、双溪口镇、木塘垸镇等多个乡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民族文化研究、农旅融合探索、医疗健康服务等志愿活动,共服务少年儿童1000余名。
责编:黄琼
一审:黄琼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