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31 07:00:44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雪怡
湖南的文艺工作者最懂湖南!今年5月以来,全省近800家文艺院团以三湘大地为舞台,创排了一大批小而美、易传播的节目,用百技百艺演绎他们眼中的秀丽湖南,用赤诚湘音讲述他们与故土的热血故事。
7月30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演艺集团主办,湖南日报社、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省文联协办的“百团百角唱潇湘”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湖南大剧院举行。
7月30日晚,“百团百角唱潇湘”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决赛暨颁奖典礼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童迪 摄
百团争艳,唱最美潇湘
从橘子洲头到南岳之巅,从武陵源里到边城月下,唱不完的潇湘美景、舞不尽的楚韵风情。决赛现场,经市州初赛、省直院团推荐、专家复审层层评选出15个优秀节目同台竞技。
“滔滔沅水唱出了常德汉剧高腔”“枇杷的销量已经破万了;感谢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邵阳花鼓,山水多情,梦萦魂牵”“在洞庭放歌,尝口潇湘辣。喝口白沙水,江边走一回”……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传承中心、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省湘剧院分别带来戏歌《汉韵》、花鼓小戏《枇杷树下》、花鼓戏《登台》、阿卡贝拉《浏阳河》,以精湛的表演技艺将家乡特色展示在观众眼前,一词一句间,诉说着一方水土的锦绣多彩。
当省民族歌舞团的群舞《同心鼓》舞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波澜壮阔,湘西苗族儿女的奋斗诗篇跃然台上;当省杂技艺术剧院的杂技《我的梦想我的城》超越语言限制,将身体的每一次腾空翻转当作星城逐梦的历险;当衡阳市歌舞剧团的舞剧《鹿鸣高歌》复现王船山的求学之旅,少年忧心天下的抱负彰显湖湘士子的铮铮风骨。湖南各文艺院团举全团之力,谱写百团百角各领风骚的“名场面”。
创新融合,铸文艺精品
本次竞演是全省国有、民营院团的一次全方位“大练兵”与“大检阅”,也是上万名文艺工作者秀出精品、一展绝活的“大比拼”。无论是用舞蹈跳出古诗词意韵的新表达,或通过舞台创意再现历史的新叙事,还是借电子音浪奏出湖湘旋律的新时尚,创新传承与跨界融合的道路上,他们一直在行进。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在唐代长沙窑诗文执壶中出现的诗句,由长沙歌舞剧院的男子群舞《我有方寸心》精心诠释。该节目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进行虚实结合的空间转换,通过具象表达唤起古今情感的共鸣,传递湖南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
古往今来,任时空变幻,不变的是湖湘儿女传承创新的初心。省话剧院的话剧《宣言》串起戏剧人接力为国呐喊、抗争、奉献的百年传承,最后道出每一位“角儿”的心声:真正的演员,就是用生命触摸角色的灵魂。
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的歌剧《我有一个梦想》选段《最后的奉献》,以当地工程师群体为原型,运用“文化+科技”手段打造“工业风”舞台,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创造”的艰辛与荣光。
除了视觉享受,长沙交响乐团的长笛独奏《湘之舞》以独特的方式奏响本土歌曲《洗菜心》的旋律,用电子音浪叠搭中音长笛、长笛与短笛编织出动感的脉冲音效,塑造了层次丰富、感染力强的听觉体验。
齐心协力,传湖湘文脉
从2021年“唱百年”的赤诚,到2023年“唱新歌”的昂扬,再到今夏“唱潇湘”的深情,“百团百角”的精彩从未停止。这一省级赛事在各方通力协作下,成了一场薪火相传、艺脉相承的盛宴,共同推动了湖南文艺“出精品、出人才、出影响、出效益”。
连续多届入围决赛的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今年选送的京剧《竹林记》叙述了宋代巾帼英雄刘金定寿州解围搭救宋太祖赵匡胤,大战老道余洪的故事。演员刀、枪、鞭的使用,一套接一套的把子和特色下场花,彰显了戏曲程式的当代传承。
省歌舞剧院《水云·山晓》居“云展演平台”人气榜首位,是一首描绘苗岭晨光和洞庭丰饶的曲目,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人声花腔好似山雀啼鸣,让人不禁赞叹“民族音乐的魅力,不愧是老祖宗‘严选’”!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拥有悠久且绚烂的民族文化。通道侗族自治县萨岁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省昆剧团分别带来侗歌合唱《我来教你说侗话》和昆曲《绣美沙洲》,展现延绵千年的侗族文化,吹来古老瑶绣的阵阵“新国风”。
不同于往届,本次竞演依托文旅地标拍摄“云展演平台”视频,设置“团长说潇湘”等展示栏目,并以“湘超”模式启动院团与院团、市州与市州掌声“音量”比拼,观众总访问量累计超1200万人次,张家界、通道、大围山等多个节目取景地旅游热度攀升,为湖南文旅融合注入文艺力量。多平台发布短视频1000余条,观看量超1亿次……
夜幕渐深,湖南文艺工作者的舞台却永不落幕。自三湘四水始,向五湖四海去,不论是手捧奖杯、手握2026湖南卫视芒果TV春节联欢晚会邀请卡的演员,还是那些正迈向广阔天地的新锐力量,他们的眼中同样跃动着“最美的光”,辉映出动人心弦的艺术华彩。
责编:颜青
一审:邓正可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