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8:19: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何桂芳 杨湘玲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7月24日至25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谱慧农,丰泽万畴”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湖南省邵东市流泽镇,开展为期两天的科技助农活动。在李子园老师带领下,团队通过政府座谈、企业走访、基地考察等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多维度了解当地农业发展脉络与振兴蓝图。
高屋建瓴:座谈共绘农业现代化蓝图
实践团首站抵达流泽镇人民政府,与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座谈。流泽镇负责人介绍了农业大镇的“家底”与规划: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已形成以玉竹、杨梅、羊肚菌等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产业结构。“如何将传统优势转化为新时代的经济优势,是我们持续探索的课题。”镇农业副镇长贺国平说。
双方围绕农业现代化转型挑战展开讨论。北理工团队就“光谱探测技术应用于病虫害早期预警”、“构建低成本高效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等专业问题,与镇干部深入交流。
北理工光电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何泽宇表示,实践让团队既把握了当地农业布局,也感受到技术推广、人才引育等“最后一公里”瓶颈,更理解了地方政府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与部署,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贯通产业链条:调研龙头企业,探寻现代农业加工之道
实践团随后走访湖南省坤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附加值提升上作用关键。
团队考察了全自动饮料生产线,从杨梅、玉竹等原材料清洗、分拣、压榨提取、高温灭菌,到灌装、贴标、入库,全流程自动化运行。技术负责人详解工艺标准和品控要求,团队还在展厅了解了“坤乾”品牌系列产品。
“农业现代化不止于种植端,高效加工产业链是连接田间与市场的关键。”北理工光电学院2024级硕士张心仪说,“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既解决销路,更通过工业化标准推动种植端规范化、品质化。
深入田野:科技赋能,光谱测量探新知
为对接前沿技术与农业需求,实践团携带无人机多光谱成像设备,在流泽镇田野开展大面积、非接触式作物光谱数据采集。
何泽宇介绍,多光谱图像数据经分析可生成作物长势、营养元素丰度及病虫害胁迫监测图,为精准施肥、灌溉和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一天作业,团队获取了覆盖多地块、多作物的海量光谱数据。这些数据为当地农业“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奠基,也是探索低成本、广覆盖智慧农业方案的关键一步。
责编:周洋
一审:周洋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