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寒 朱小东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30 18:10:58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肖寒 朱小东
“快来尝尝这刚摘的蓝莓,甜津津的!我们这耀鑫蓝莓谷,每到夏天都是满满的游客,不光能摘果子,还能体验农家菜,日子越过越甜喽!”7月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岩头寨镇,蓝莓进入盛产期,蒿根坪村的蓝莓园里,村民们正忙着分拣刚摘下的鲜果,游客穿梭在果树间体验采摘乐趣,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这充满生机的场景,正是岩头寨镇以产业振兴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岩头寨镇聚焦特色产业、产业链条、红利释放三大方向,用“小产业”撬动“大民生”,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精耕细作育特色:“三个千亩”撑起产业骨架
岩头寨镇地处武陵山区,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适宜羊肚菌、蓝莓、大米等农产品的生长。该镇立足资源禀赋,以“飞地经济”托举千亩羊肚菌产业,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种子+技术+销路”等多种发展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带动周边10余个县市区20多个乡镇种植羊肚菌,在湘西片区发展特色集体经济产业形成一定影响力。
蒿根坪村村民收获羊肚菌
“以前在家门口找不到好活儿,现在跟着合作社种羊肚菌,不仅学了技术,一年还能多挣好几千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蒿根坪村村民笑着说道。
同时,立足镇内茶叶、油茶传统优势产业,该镇以“套种模式”催生千亩瓜蒌产业,打造千亩“瓜蒌+茶叶、瓜蒌+魔芋”等“瓜蒌+”套种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地上长茶叶、魔芋,空中接瓜蒌的格局,实现多方位、立体化、效能化种植。“每亩瓜蒌平均每年能多带来4000多元收入,这‘小瓜蒌’真成了我们镇的‘大产业’。”瓜蒌种植大户张爱军介绍道。
蒿根坪村村民收获蓝莓
此外,岩头寨镇以“观光经济”带动千亩蓝莓产业,打造蓝莓种植、加工、采摘休闲、餐饮娱乐产业体系,实现蓝莓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百万元。耀鑫蓝莓谷也成为该镇第一批有机生态示范园和生态旅游特色旅游示范点,每到6-7月份采摘季,都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链式发展强根基:“三个环节”筑牢产业支撑
岩头寨镇积极对接争取国家财政衔接资金、宁乡市、光大集团对口帮扶资金累计达150多万元,推进产业路硬化、产业桥修缮、机耕道拓宽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时,打造农村技术人才培训平台,联合县级部门围绕病虫害防治、瓜蒌挂果管理、羊肚菌菌种培育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培训80多次。“这些培训太及时了,以前种瓜蒌总担心挂果少,现在学了技术,管理起来得心应手,产量也上去了。”参与培训的种植户说道。
蒿根坪村羊肚菌种植基地
在加工环节上,岩头寨镇投入100多万元建成占地500平方米的羊肚菌加工车间,配备烘干、冷藏、分拣、包装等自动化设备,实现鲜菌日加工能力翻一番;打通蓝莓冷链运输,确保鲜果48小时内走出大山直达长沙、广州等城市;创新瓜蒌籽“客货邮”运输模式,实现瓜蒌子从产地到加工厂、再到市场的“一站式”运输,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和运输难题。
销售渠道的拓宽同样成效显著。岩头寨镇借力古丈县“村播大赛”培育本土直播带货团队,与后盾单位、超市签订供货协议,并通过“农旅融合”模式,在蓝莓园推行“采摘+观光”让游客变“顾客”,实现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红利共享增活力:“三个作用”激活发展动能
该镇以“抓点示范,以点带面”为思路,成功打造耀鑫蓝莓产业基地、羊肚菌食用菌集体经济示范园、羊肚菌产学研基地等产业示范基地10多个。同时,制定技术能人花名册,依托湘西州首家州级农广校推进打造农村技术能人培训平台,培育“羊肚菌书记”张敏、瓜蒌种植专家张爱军、蓝莓技术能人张亚珍等致富带头人60多名。
“看到张敏书记把羊肚菌产业做起来,还带着大家一起干,我们心里也有了底气,跟着学、跟着干,日子肯定差不了。”村民们对这些带头人赞不绝口,他们的带动形成了“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镇”的效应,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提督贡米产品包装和品牌图像
该镇也坚持“科技赋能+品牌打造”双向发展,培育出“湘野系列”羊肚菌新品种,推出“阳雀谷”羊肚菌、“提督贡米”“荒野红茶”等特色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此外,还开发出蓝莓酒、羊肚菌礼盒包装等深加工产品,让“初级农产品”变身“精致伴手礼”,进一步提升了产业效益。
岩头寨镇羊肚菌产品生产销售链条及品牌图像
为了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岩头寨镇通过建立“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三金”机制,让农户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如今,岩头寨镇特色产业已带动800多名农民平均年收入增加2000多元,“小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镇的“大支撑”。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