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聚力·幸福青园⑥丨阳光嘉园二期小区:“银发先锋”何以激活社区自治细胞

陈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30 13:00:34

编者按: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青园街道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出“支部建在小区、服务沉到家门”的特色模式,通过“青合力”区域化党建联盟、小区党支部等“五方”力量、党员先锋队等载体,有效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为全面展现其治理经验及成果,挖掘基层党员先锋事迹、治理成效案例,特推出《党旗聚力·幸福青园——青园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系列报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畅

在城市小区治理面临人口老龄化与邻里关系疏离的双重挑战下,长沙市天心区青园街道友谊社区阳光嘉园二期小区,正上演一场由退休人员主导的“治理蝶变”。

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退休居民,在党建引领下打破“邻里陌生化”坚冰,从“陌邻”走向“友邻”,携手成为小区共建的“基层治理合伙人”,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

阳光嘉园二期小区建于2007年,共有8栋高层住宅,464户住户,退休人员120余人。小区退休党支部2022年5月组建,现有30名退休党员。

党建引领:银发力量扎根楼栋,织密“末梢治理网”

友谊社区党委牵头成立小区退休党支部,建立党委委员联系支部机制,充分激活退休党员的经验优势与社区认同感,使其成为凝聚自治力量的核心引擎。党支部以楼栋为根基,组建“友邻志愿服务队”,吸纳20余名居民骨干,实施“一人一单元”定点服务责任制,精准覆盖居民需求。创新构建“小事不出楼栋、难事党组织协调”的响应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安全巡逻、文化服务,成为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神经末梢”。

攻坚克难:多元协作化解“急难愁盼”,重塑公共空间

今年4月,小区楼顶违规种菜及杂物堆积问题引发居民投诉,环境与安全隐患突出。友邻志愿者迅速行动,化身“沟通桥梁”。志愿者配合社区,与种菜居民逐户恳谈。退休党员带头宣传危害,有效疏导抵触情绪,争取理解支持,为后续清理奠定基础。青园街道城管办、友谊社区、物业与业委会四方联动,开展为期一月的专项整治,彻底清除约800平方米楼顶“菜园”。志愿者建立巡查机制严防反弹,公共空间重归整洁安全。

温情守护:“敲门行动”筑防线,平安共建入人心

紧盯春节等重要节点,友邻志愿服务队组建5个小组,发起全覆盖“敲门行动”,逐户传递安全理念。行动聚焦家庭消防,深入普及“三清三关”(清厨房、清阳台、清楼道,关火、关电、关气),强调电气燃气检查、通道畅通等关键措施。通过面对面提醒,将安全意识深植千家万户,营造出“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文化浸润:邻里共同体焕发新活力,疏离变共鸣

志愿者走访发现退休群体存在生活单调、社交匮乏等痛点,亟需构建情感联结纽带。志愿者以共同爱好为切入点,组织成立小区舞蹈队,每日广场排练成为亮丽风景线;退休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及“幸福好时光”栏目演出,激发归属感与价值感。创新设立“邻里茶话会”,退休居民在此畅谈生活趣事、分享家庭故事、共议小区建设。欢声笑语中,曾经的“陌生人”成为互信互助的“老友”,社区认同感油然而生。

阳光嘉园二期小区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银发赋能、文化凝心”的治理创新路径,“服务场景化”激活参与感,让退休人员“有岗有为”;“参与情感化”培育认同感,满足社交与精神需求,使“情感纽带”转化为自治内驱力;“项目小切口”积累信任感,“微实事”回应民生关切,赢得居民信任,逐步实现退休人员从“旁观者”到“当家人”的角色蜕变。

阳光嘉园二期小区的退休人员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和“治理合伙人”。昔日的“陌邻”,如今已成为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友邻”,一条以情感联结与理性治理交融的自治新路,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充满温情的治理新路径。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