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理惠民生 城镇焕新暖人心——古丈县城交局全方位推动城镇治理走深走实纪实

张棋铭 周清茂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30 09:19:01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棋铭 周清茂

7月30日上午,笔者行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城,新城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各个商户前人声鼎沸;老街上,一排排吊脚楼鳞次栉比,飞檐翘角上停留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小城的晨昏更迭。

2024年以来,古丈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以问题为导向,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城镇基础领域精准发力,从供水、排污到防涝,再到长效机制构建,靶向治理城镇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供水升级,居民用水无忧

“以前一到用水高峰,水压就小得很,洗菜接水得等半天。”家住太阳城的杨大爷提起以前的用水情况,满是无奈。

但如今,这样的烦恼已经烟消云散。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制水能力建设,新增建设日产1.5万吨制水生产线,使猛虎岭水厂供水能力达到日产3万吨,彻底解决了制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现在不管什么时候用水,水压都足得很,早上六点和晚上八点用水一个样。”杨大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仅用水更方便了,水质也有了坚实保障。自来水公司按日进行巡查检测,县疾控中心按月进行强检,还委托吉首恒远水务每天进行 43项指标检测,每半年进行一次96项指标检测。

“以前总担心自来水不干净,做饭洗菜都得先接在盆里沉淀会儿,现在打开水龙头直接用,心里特踏实。” 居民张阿姨说道。

此外,为防范水源不足问题,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与行业部门协调,将汛期限制水位提高5.8米,将非主汛期限制水位提高1.8 米,科学调水让居民用水更稳定。

排污整治,环境焕然一新

“以前这附近常闻到异味,味道特别大,夏天都不敢开窗。” 住在二小附近的居民向阿姨回忆道。

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对内窥检测发现的128处污水管网缺陷开展修复工作,对16公里污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让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同时,对小河、县城区及古罗大道区域进行雨污合流管网改造,重点处理古阳河城区古常桥至古阳桥段500米20余处污水管破损漏水,以及肉禽等农贸经营门店污水直排古阳河的问题。

如今,古阳河的水变清了,臭味也消失了。

“现在开窗通风,吹进来的风都是清新的,傍晚还能去河边步道上散步,看着水里的鱼游来游去。” 向阿姨开心地说。

防涝保障,居民安心生活

古丈县曾饱受内涝困扰,每到汛期,居民们都提心吊胆。

“记得2023年大暴雨,家里一楼进水,家具都泡坏了。” 三道河的居民田大伯说道。

为解决这一问题,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实施了老城区古丈县城区防洪排涝管网提质工程、新城区排水管网体系建设项目,对南山流域、南山隧道、三道河、青云山、古罗大道等区域进行系统化防洪改造。

在今年6月份的大雨中,这些工程经受住了考验,有效缓解了内涝情况。

“上次那么大的雨,我特意去楼下看了,路面上的水顺着水沟很快就排走了,家里一点没受影响”田大伯感慨道。

同时,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响应人民呼声,修建了多个防护栏,对环栖凤湖污水进行了全面收集和处理,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整洁。

长效机制,生活便利有序

“以前这条路老是挖了又挖,今天埋水管,明天铺电缆,好好的路弄得坑坑洼洼。” 居民彭阿姨对道路重复开挖问题颇有怨言。

为改变这一状况,电力、燃气、弱电、供水、城交五方签订了合作机制,开挖一处,同步推进,不允许重复开挖。“现在路顺畅多了,平平整整的,出门心情都好。”彭阿姨满意地说。

此外,为防止工程实施中出现供水、燃气、排污安全事故,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建立了燃气、供水、排污联审联批机制。

“有了这个机制,感觉生活更有保障了,不用担心突然停水停气,也不怕出现安全问题。”居民纷纷表示。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