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光②|看的是荔枝,吃的是人心

    2025-07-29 13:16:15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马伯庸《长安的荔枝》中主角李善德的肺腑之言,像一把刀划开了古代职场的残酷真相。

拼尽全力,究竟是在靠近理想,还是在透支生命?

当杨国忠的银牌砸下来时,李善德才明白:职场最危险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从岭南到长安的4600里,运送40颗荔枝,李善德跑瘦了数十匹快马,熬干了二十多块冰。这会让你想起那些在KPI压榨下,凌晨三点还在改PPT的夜晚吗。正如某咖啡品牌联名文案说的:“我们咬破的每口清甜,从前是加急的飞骑,现在是推开窗就涌进来的风”可这风,却带着加班的铁锈。

韩洄点破的“和光同尘,雨露均沾”,道尽了古今职场的生存法则。李善德为完成任务,不得不牺牲阿僮的荔枝园、苏谅的商队。在这场职场斗争里,多少人被迫在“站队文化”中妥协,在“功劳分配”中隐忍?

你在职场中经历过“李善德时刻”吗?你会选择“与光同尘”还是“鱼死网破”?

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写下你的答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煌 通讯员 胡佳琦


相关阅读:

阅光①|30岁前必服的清醒剂:年龄是一种感觉,不是枷锁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