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23:18:5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8日讯(记者 张思齐 陈淦璋)今日,“桂在交旅——山水之间有通途”大型行进式采风活动在广西南宁正式启动。由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及自驾游爱好者组成的采风团首日探访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在蜿蜒的国道上追溯“茶船古道”的历史足迹,见证现代交通如何唤醒茶文化记忆。
在大众旅游与全域旅游深度发展的今天,单纯的“通达性”已无法满足需求:游客既期待“说走就走”的便捷,也渴望“途中即景”的体验;既需要“点到点”的高效衔接,更追求“线到面”的沉浸漫游。在此背景下,“交旅融合” 应运而生。
这一天,采风团驱车沿着国道355线,来到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的青山翠谷,寻迹“茶船古道”起点——合口码头。“茶船古道”是指沿六堡河,经东安江,走贺江,入西江,直达广州,对接“ 海上丝绸之路” 的船运茶叶通道。清朝时期,六堡镇产出的优质茶叶,从六堡镇合口街码头装小船,经梨埠镇换大木船,进入贺江,再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销往南洋和世界各地。
六堡镇地处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难行,茶叶外运曾是个巨大难题。当地人民探索了一条水路——茶农们将六堡茶装入竹箩麻袋,在合口码头装上尖头船,顺六堡河而下,一路扬帆,远销南洋。
这条茶叶运输的黄金水道也被称为“茶船古道”,合口码头便是“茶船古道”的起点。这条“茶船古道”与湖南安化“茶马古道”有着血脉联系,六堡茶与安化黑茶同属黑茶品类,都共同销往世界各地。
在广西,公路早已超越传统交通属性,成为串联山水人文、激活产业动能的黄金纽带。特别是近年来,广西持续完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与景区“最后一公里”衔接,先后推出“最美边关路”“云端之路”等网红公路。
在六堡河畔的茶文旅综合体,记者看到现代交通为传统茶产业注入全新活力。苍梧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20年9月国道355线梨马路通车之前,六堡镇虽说有着丰富的六堡茶资源,却因交通不便,“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国道355线的建成,如同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它激活了六堡镇的六堡茶产业,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致富的大门。一时间,大量企业和商人纷至沓来,投资建厂。
“交旅融合不是交通和旅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互动的资源整合,通过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与相互赋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林奇茂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游客更能了解交通文化内涵和交通赋能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展现自治区交通建设成果,激活交通和旅游消费市场。
明日,采风团将沿贺州至桂林线路继续北上,从贺州姑婆山景区前往潇贺古道第一村岔山村,重走潇贺古道。
责编:张思齐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