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8 18:28:30
文案:唐雨琪
出镜:张英
后期:兰佳琛(实习)
近日,贵州一考生以609分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录取,却选择了复读。他称自己是在填报志愿时,被贵州省招生考试志愿填报系统误导,未明确区分“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最终导致“误录”。
这件事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有人替考生惋惜,觉得他这个分数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也有人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其实很好,考生是捡了个便宜。怎么看?今天的三点更新来说一说。
单论这事本身,只能说是“错配”。学校是好学校,学生也是好学生,但就像谈恋爱结婚,两个好人不一定就适合。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作为中国名校“走出去”的典范,拥有先进的全英文教学体系和国际化的师资,同时也有着较为昂贵的学费。对于经济优渥、规划留学的学生来说,它是黄金跳板;但对于这名贵州考生和很多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来说,一年“大几万”的学费的确让人望而却步。
个人志向不同,选择也就不同。609分最后换来一个复读,看似可惜,但这终究是个人的选择自由,我们没有资格评判。与其为这名考生惋惜,不如相信并祝愿他能在一年后,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当然,如果该考生在志愿填报的关键环节,能仔细核实招生代码、院校性质及费用详情,如果志愿填报系统能在设计上更完善,对名校分校做出更清晰的区分、对考生报考有更细致的提醒,或许该考生也无需面临抉择。可惜,没有如果。
跳出事件本身,再来说说“选择名校分校,是捡漏还是跳坑”这个问题。要知道,名校分校的真正意义绝不是提供“低分上名校”的捷径,而是通过差异化定位,为中国高等教育版图开辟传统路径之外的多元赛道。
比如,很多设置在国内的名校分校,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让一些原本高校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能够获得平等享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而许多设置在海外的分校,一方面是为有留学意向的学生提供了缓冲带,另一方面也是中国高校吸引优秀国际学生、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有的还成为了探索融合中西方教育模式的“试验田”。
因此,与其追问分校是“漏”是“坑”,不如自问:它是否是我坐标系中“对”的选择?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责编:唐雨琪
一审:张英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冒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