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文苑(230)|过火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8 16:30:10

|苏子祥

乡下,管起好新屋乔迁,叫过火。

不知其他地方,这一仪式,用方言怎么说。我们这边,祖上来自江西,而江西,也是说过火。俗话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确实如此,这是一种生命寄托,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从过去的起木屋,土砖屋,到今天的新式红砖屋,乃至小洋楼别墅,房子建成了,人们都要过火来庆祝。庆祝时,宴请规模有大有小,不喜热闹的人家,亲人聚在一起,搞几桌。面子宽的人,那就动辄几十桌了。但起屋,是人生大事。房子,是我们遮风避雨的港湾,不论建得豪华,还是大众,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洒过了汗水。再则,一个普通人,一辈子,又有几次起屋的机会呢。所以,起好新房子过火,再不爱热闹的人,都要热闹一下了。

房子建好了,要找风水先生,按照一家大小的生辰八字,翻看通书,择定一个过火的好日子。同时,过火的时辰,即几点几分进新屋,也是有讲究的。过火时辰,大都是凌晨,四五点,天蒙蒙亮的时候。

要过火了,先天要把准备做好,贴好对联,布置好喜庆的场面,当然,厨师也会提前来。过火的人家,要备一套新厨具,电饭锅里要放米,菜锅里面要放肉,还有油盐茶。至亲的人,都要送米,称为进粮。旧时,要带到新房里的东西,都会放入一担箩中,装起来,箩边贴上红纸。过火时,家里的男主人,担着这担萝,进新屋。

过火,当然要有火。家里的老人长辈,要提前砍一个竹把,破开,晒干。另外,要买一个新灶,过火时生一炉旺盛的火,提到新屋里去。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火,自古以来就是神圣之物,是重要的文化符号。火,总是象征着新生,希望,红火,吉利。

过火的吉日良辰到了,家里的顶梁柱,担着一担萝,家里其他人丁,每个人手里都要拿东西,总之不能空手进屋。老人,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提着火苗四射的新灶,走在后面,大家一同进入新房子。此时,鞭炮噼里啪啦,礼花绚丽,好热闹,好喜庆。到了新屋里,亲人们都要对屋主说好话,表达祝福。老人举着火把,到每个房间照亮一下,寓意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大兴大旺。

我们这边,乡下家家户户的堂屋里,都会装有神龛,用以安奉祖宗。过火的喜庆日子,嗣孙要在神龛面前,烧香化纸,低头作揖,告慰祖先。意思厚的人家,还会在过火这天,到新屋里敲锣打鼓,吹牛角,祈保屋场清吉,过火以后,家庭幸福。

天渐渐亮了,乡亲们都会前来作贺,满满的人情味,乡亲情。讲老古套的人,还会用红袋子提一升米前来,把红包放到米中间。过火那天,乡间有点墨水的人,喜欢到新屋去赞粮,所谓赞粮,就是为新屋主人送上朗朗上口的吉利话。屋主为了过火讨个好彩头,便会给赞粮的人呈上红包和烟,表示感谢……

世事几度沧桑,传统渐行渐远。如今,别说城里,就说乡下,过火时,又保留了多少祖先留下的风俗呢?穿过传统的过火仪式,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厚重,可以聆听到祖先的祝福,可以追溯到生命的源头。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