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网站 2025-07-28 12:33:33
最近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调整引起了广大工作者的关注与讨论。
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都超过了65岁。
尤其是在我们隔壁的日本,早在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启退休年龄调整历程。
1971年
日本出台《促进老年人就业稳定法》,旨在提高60岁以上年龄段人口的就业率。
1986年
日本对该法案进行修订,并更名为《老年人就业稳定法》,规定“企业设定退休年龄时,不能低于60岁”。
1994年
日本修改《老年人就业稳定法》(1998年实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60岁退休。
2004年
日本重新修改了《老年人就业稳定法》, 明确在法定退休年龄60岁(男)的基础上,进一步阶段性地推迟退休年龄。
2013年4月
日本开始实施新的《老年人就业稳定法》,明确65岁为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
日本宣布,在法定退休年龄65岁(男)的基础上,员工可选择自愿延长到70岁再退休。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业人数和就业率不断上升,特别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业人数连续上涨。
从性别就业状况来看,60~64岁人口男性就业率为84.4%,女性就业比例为63.8%;65~69岁人口男性就业率为61.6%,女性就业比例为43.1%。这意味着许多人即使年满65岁仍在就业。
此外,在70至74岁人口中,男性就业比重为42.6%,女性就业比重为26.4%。
日本退休年龄一再延迟的背后反映的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迅猛与深度少子化的双重困境。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早在1969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7%,步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24年9月15日,日本国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62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飙升至29.3%。
而在人口天平的另一端,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1日,日本儿童人口(15岁以下人口)数量为1401万人,是1982年以来连续43年下降,也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数量。
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2060年日本40% 将是老人,10% 将是儿童。
延迟退休年龄也是日本养老金体系面临巨大压力下不得已的选择。
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有三层结构:第一层是全体国民都可参加的“国民年金”,第二层是按职业提供附加福利的“厚生年金保险”。第一层和第二层被称为“公共养老金”,由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管理。第三层是企业、团体经营的企业年金等。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下一代养上一代”的现收现付制,即用当前参保人的缴费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养老金给付水平由参保年限和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等因素决定。但是,随着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数量的增多,出现了支付与负担的不平衡问题,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配合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并且维持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日本多次对养老金政策进行改革,如提高养老金缴纳比例、降低养老金支付水平等。
2013年日本政府开始推迟养老金的支付时间。男性从2013年4月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已提高到61岁,之后每三年提高1岁,到2025年的时候将提高到65岁,女性则比男性晚五年实施。
2022年,日本进一步修正养老金制度,允许延缓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上限从 70 岁提高到75 岁。
日本在退休年龄调整与养老金制度改革之路上艰难前行,映照出人口结构变化下社会经济政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它也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在人口结构动态演变的大趋势下,如何在保障老年人权益与社会经济活力之间寻得精妙平衡?
是强化职业培训与再教育体系,让不同年龄段劳动力都能适应新产业需求,还是开拓多元养老模式以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抑或是探寻提升生育率的有效方略?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等待着我们去深度挖掘与审慎抉择,毕竟人口结构的巨变正在悄然重塑经济与社会的版图,未来已来,不容回避。
来源:湖南日报银发新时代微信公众号
责编:刘依
一审:龚琦涵
二审:谢峰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网站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