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11:18:3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8日讯(通讯员 聂天翼)
什么是湿地碳汇?湿地碳汇与生态保护有什么内在联系?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湖南工商大学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在岳阳市君山区开展了一次探秘东洞庭湖湿地碳汇之旅。
江豚湾是队员们社会实践活动的首站。这里曾是砂石码头,因无序开采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强调,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君山区委、区政府牢记嘱托,多措并举,将华龙码头变成了江水清澈、江豚戏水、鸟儿成群的江豚湾。
随后,队员们前往君山农垦集团,了解该公司碳汇研究和开发情况,还参加了该公司主办的湿地生态碳汇科普讲座。君山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作为全球首个挂牌公示的淡水湿地修复项目,通过高校智力支撑,实现了碳汇资源的动态监测与可视化分析,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君山区农业农村局,队员们了解到,该区严格执行禁烧法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和碳排放。君山蔬菜科技园则展示了碳减排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有机基质,实现绿色生产。
队员们还深入团湖、洞庭湖博物馆、麋鹿苑和鸟语林了解洞庭湖的变迁和生态发展,感受到了君山区在湿地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学子们认识到湿地碳汇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农业绿色生产、农文旅融合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如此,队员们还学习了碳汇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对碳汇经济有了初步的了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表示会以实际行动为湿地生态保护和国家实现“双碳”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责编:张佳玲
一审:冯铁
二审:张一新
三审:闵皓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