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7-28 10:56:19
本报记者 王璐 通讯员 王谦 欧名发
13分钟,能做什么?在长沙泰和医院胸痛中心,这短暂的13分钟,足以打通一条堵塞的血管,为患者打开一扇生命之门。
2024年10月,长沙泰和医院胸痛中心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救援。一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从踏入医院大门到闭塞血管成功开通,全程仅耗时13分钟。这一“闪电速度”,远优于国际通行的90分钟救治标准,堪称生命救援的 “中国速度” 典范。而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背后,是一个高效运转、不断完善的胸痛救治体系在默默发力。
近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长沙泰和医院胸痛中心正式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再认证,这一成果标志着其救治能力实现了全面跃升。从最初的单点救治模式,到如今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的逐步完善;从急救流程的反复优化,到诊疗体系的全方位升级,该中心已然发展成为长沙北部地区极具标杆意义的高水平胸痛救治中心,为辖区百万群众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胸痛救治:全域协同的生命接力
“从患者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我们的每一分钟都在为开通血管做最后的冲刺。”长沙泰和医院胸痛中心导管室的医生这样描述当时紧张而有序的救援场景。
时间回溯到 2024 年,56岁的柳女士突然遭遇胸痛的“突袭”。在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卫生院,经验丰富的基层医生迅速对其进行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凭借在专业培训中积累的经验,基层医生第一时间将柳女士的心电图上传至泰和医院胸痛中心。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泰和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流程,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正式拉开帷幕。
11:12,柳女士被紧急送达医院;11:25,堵塞的血管成功开通,从入院到血管开通(D2W 时间)仅用了 13 分钟。这短短 13 分钟的背后,是信息上传、路径绕行、导管室激活、麻醉准备等多个关键环节的紧密配合与高效运转。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场救援,离不开我们平时对‘胸痛接力’每一个环节的反复演练和精心优化。” 心内科主任江斌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患者超过 100 万例。国际指南明确指出,D2W 时间每延迟 1 分钟,就可能导致 350 万个心肌细胞坏死。在这场与心肌坏死的 “倒计时” 赛跑中,只有做到院前精准识别、院内绿色通道直通、术后科学管理,各方密切协作、无缝对接,才能抢在死神前面,挽救患者的生命。
“我们的胸痛中心并非简单的心内科升级版,而是一个覆盖多病种、多部门的应急联动系统。” 长沙泰和医院常务副院长吴志平进一步解释道。胸痛中心的救治对象不仅包括心肌梗死,还涵盖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高致死性胸痛疾病。这些疾病往往发病突然、死亡风险极高,对抢救时间的要求近乎苛刻。
自2020年首次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以来,泰和医院在胸痛救治领域不断突破。D2W 时间从最初的 89.72 分钟大幅压缩至 57.09分钟,累计成功救治患者达 3549 人。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
构建覆盖百万人的 “生命救护图谱”
如今,长沙泰和医院胸痛中心已与长沙北部15家基层医疗单位建立起紧密的网络协作机制,构建起覆盖四方坪、捞刀河、青竹湖等地区的 “区域胸痛联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基层卫生院的医生通过远程系统,能够实时将患者的心电图上传至中心。泰和医院胸痛中心的心电图团队则在线进行专业判读,并迅速做出分流决策。同时,基层医疗单位积极配合完成初筛转运工作,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
“我们的胸痛中心能够在区域发挥如此重要的协同救治作用,主要得益于开福区卫健局的精心组织和明确我院胸痛中心的主体责任,基层医疗单位能够精准判断病情,我们医院提前做好救治准备,各方发力、协同作战,才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吴志平强调。
此外,为了提高公众对胸痛疾病的认知和急救意识,医院还常年深入企业、街道、乡村,举办 “胸痛识别与急救” 主题宣讲活动。柳女士就是这些宣讲活动的受益者之一。正是因为听过相关讲座,她在发病时才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选择,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为后续的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体系升级:托起更多 “跳动” 的心脏
2024 年底,长沙泰和医院胸痛中心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顺利通过国家级再认证。与首次评审相比,本轮再认证对医院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注重质量追踪、信息化建设、流程持续优化等 40 余项核心指标。
“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再认证,不是我们工作的终点,而是迈向更高标准的新起点。” 吴志平坚定地表示,这份认证不仅是对医院技术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医院组织协调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的充分肯定。
展望未来,长沙泰和医院胸痛中心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发展规划。在三个重要方向上,该中心将持续发力:一是致力于打造“10 分钟内开通”的快速响应模板,进一步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二是不断扩大基层协作的半径,推动更多远郊地区纳入胸痛救治网络,让更多群众受益;三是积极建设 AI 辅助识别系统,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强化首诊识别能力,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胸痛救治的战场上,时间就是心肌,我们每跑赢一分钟,患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同时对于医院而言,做好胸痛中心就是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就是勇于承担咱们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吴志平的话语掷地有声。对于长沙泰和医院胸痛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来说,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永远在路上。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