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力量⑨|“夕阳红”照亮孩子前行路——永顺县开展“22111”孤儿关爱帮扶行动纪实

莫成 陈德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8 09:00: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莫成 通讯员 陈德涛

连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慈爱园欢声笑语不断,来自县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为孩子们带来土家族打溜子、汉戏等非遗表演,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

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境的特殊群体,最需要呵护和关爱。

2017年以来,永顺县持续开展“22111”孤儿关爱帮扶行动,全县广大“五老”积极参与,该项工作先后获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奖”“全省五十佳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

“五老”发力,点亮“孤儿的光”

由于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永顺县,有着大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民政部门统计,目前永顺县共有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34人,这既是个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疼痛。

2017年,永顺县关工委的23名老党员老干部,怀着对孤儿关爱的拳拳之心,深入全县乡村走村入户对孤儿进行调查摸底。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孤儿及困境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了基本保障,但是仍然存在情感缺失、生活困境、心理障碍、社会融入等诸多问题。”时任永顺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李春说。

为让这一特殊群体同在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针对该县散居孤儿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现状,这些老同志分别行动,找领导汇报争取重视,跑部门沟通争取支持,找企业说情争取援助。

2017年秋,永顺县关工委联合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团县委、县妇联制定出台《永顺县关于开展孤儿关爱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以县关工委主持工作的老同志任组长的孤儿关爱行动领导小组,特邀请分管民政和关工委工作的副县长任顾问。

行动还邀请“永顺县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协会”“永顺县龙行天下志愿者协会”“永顺县春暖花开志愿者协会”三个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此项目,从而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为行之有效地开展好孤儿关爱行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医疗部门负责全额报销医疗费用、教体部门负责减免一切就读费用、团县委与县妇联组织党员干部与孤儿结对子……”《方案》清晰划定各部门职责,形成了“22111”孤儿关爱行动长效机制,即春节、儿童节“两节”走访慰问;春季、秋季“两季入学”劝学助学;一年集中1次体检;一年集中1次心理健康辅导;为每一名孤儿结对1名“知心妈妈”。

成长路上,坚决“不落一人”

“学习跟得上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千万不能私自下水游泳……”炎炎烈日,永顺县关工委联合教体、民政等部门,对社会散居孤儿开展暑期走访慰问。

这样的走访慰问,已持续近8年。

孤儿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散居孤儿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一次走访都召开访前、访后两次联席会议,访前布置走访对象、走访内容和要求,访后召开碰头会,汇总走访情况,对在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2019年,永顺县政协原副主席、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彭南龙带队在对山乡走访时,了解到该乡九年制学校八年级学生丁某某(孤儿)近期患上忧郁症,有跳楼自残的倾向。随访心理咨询师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发现该生病情严重,需要到上级医院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碰头会上,该生病情牵动着每名老同志的心。

随后,永顺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李春等老同志了解到监护人无能力送该生医治,立即上门找对山乡政府和县民政局进行协调,县民政局局长郑岩清护送至长沙湘雅医院治疗,让孩子顺利康复。

2020年,关爱帮扶小组走访万民乡万民村孤儿李某时,了解到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监护不到位。走访后,小组建议万民乡政府和县民政局取消监护人的监护资格,已转入到县慈爱园集中供养。

对在体验中发现的孤儿身体健康问题,关爱帮扶小组及时督促、协调治疗。永顺二中学生龚某某(孤儿)体检中发现听力下降严重,老领导督促监护人带其到州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并协调县残联为其提供资金装上人工耳蜗。

8年来,“22111”孤儿关爱帮扶行动共筹措帮扶资金135余万元,关爱帮扶孤儿1780人次,开展关爱帮扶活动42次,先后有48名孤儿考上大学、33名孤儿考上职业学(院)校。

托举幸福,完成“爱的接力”

“我们就像折翼的天使,只有更加努力挥动翅膀,才能看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这个暑假,曾受“22111”项目帮助过的小毅回到家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学弟学妹努力学习、走出大山。

小毅出生在永顺县青坪镇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她1岁时因病离世,母亲因不能忍受家庭重担,在她不到2岁时也离家出走,让他成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永顺县关工委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将其纳入“22111”孤儿关爱帮扶行动,不仅让其顺利完成学业、找到稳定的工作,还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看到他一点点长大,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从一只脆弱的雏鸟成长为禁得起风雨的雄鹰,我们所有付出都值得!”永顺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李春感慨不已。

像小毅这样学成归来、反哺家乡的例子,不胜枚举。

“22111”项目不仅提供物质帮助,更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每一次走访,老领导、老党员、老干部冒雨雪、顶烈日,深入孤儿的学校、家中了解学习生活成长情况,随访心理咨询师还及时对孤儿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站在新起点上,永顺县的孤儿关爱工作正向着更高质量迈进。当前,永顺正在构建“物质+服务+精神”的多维关爱体系,让每名孤儿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夜幕降临,石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灯火次第亮起。在志愿者服务站,孩子们正在参加“画出我的梦想”活动。12岁的小雯画的是栋教学楼,楼前站着穿白大褂的自己。这个曾经因父母离世而自闭的女孩,现在立志要当医生,说要治好所有像奶奶那样的病人。

从保障基本生活向促进全面发展升级,永顺县用“22111”这组数字密码,破译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孤儿关爱的深层命题。衡量共同富裕的尺度,要看最弱势群体脸上有没有笑容。而在武陵山脉深处的永顺县,这样的笑容正变得越来越多。

相关阅读:

银发人才闪耀湘西@湖南日报头版头条

万亩茶中过 片叶不沾身——记“保靖黄金茶之母”张湘生@湖南日报要闻

银发力量①丨老专家的新作为——万名退休科技工作者湘西田间工厂释放智慧力量

银发力量②丨“红火夕阳”照亮吉首振兴路

银发力量③ | “银龄”闪耀育新苗——湘西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湖南日报

银发力量④丨白发映初心 余热暖苗乡——凤凰县“银发军团”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发力量⑤丨“银龄”闪耀精准扶贫首倡地

银发力量⑥丨“夕阳红”服务“发展蓝”——泸溪县退休专家扎根田野校园“二次创业”

银发力量⑦ | 余热写春秋,夕阳更生辉——保靖县“银龄人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银发力量⑧|桑榆未晚 银光闪闪——龙山县老党员、老专家老有所为退休不褪色见闻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