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促“防”,筑牢一线“防火墙”

  湖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2025-07-28 09:33:11

湖南各地以 “防” 为基、以 “练” 为要,全面强化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浏阳市构建 “一基地四中心” 专业体系、探索 “陆空协同” 救援模式,临湘市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训练,安仁县在陡峭山地开展实战演练,吉首市成立森林防灭火救援大队……各地通过体系重塑、实战实训、科技赋能等方式,持续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与处置能力。


长沙市

浏阳市强力推进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织就了一张立体化、专业化的森林火灾防控网。

体系重塑:构建“一基地四中心”专业力量。浏阳市依托具备专业救援经验的市矿山救护队,整合飞虎、会师、红鹰等社会救援力量,创新性地组建了“一基地四中心”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体系。该体系以城区矿山救护队队部为“基地”,常备约20名专业队员,作为指挥、训练和机动核心;同时,根据地理区位,在东南西北四个重点乡镇分别前置设立应急救援“中心”,各配备10名队员。60名专业队员驻守在防火最前沿,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实现力量快速集结、就近高效处置。目前,城区基地已完成标准化建设,配备了多级水泵、运兵车、消防水车、山地摩托车等装备。

以练为战:实战演练锻造灭火尖兵。近日,一场不打招呼的森林防灭火实战拉练在浏阳紧张展开。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闻令而动,驾驶消防摩托车,携带专业装备火速驰援。演练现场,侦察、灭火、供水等小组分工明确,协同作战。队员们熟练运用“以水灭火”战术,通过多级水泵接力实现远程供水,并迅速开设隔离带,牢牢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科学原则,成功将“大火”扑灭。

科技赋能:探索“陆空协同”救援模式。在传统灭火方式的基础上,浏阳市积极探索“陆空协同”的救援新模式。针对山区林地地形复杂、水源运输困难的痛点,浏阳市利用无人机灵活的运输能力,在空中开辟“绿色通道”。无人机可以吊运水枪、水带等关键装备精准投送至火场一线,为地面救援提供有力支援,极大提升了灭火效率和安全性。


岳阳市

自7月起,临湘市应急救援事务中心联合灾害防御事务中心,组织镇街扑火队、社会救援队伍及市消防大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训练。

本次实训重点围绕森林防火与综合应急救援两大核心内容开展。训练现场,队员们系统开展了灭火装备操作、战术协同配合、应急处置流程等实操演练。从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泵的规范使用,到团队作战阵型演练,每一个环节都追求精准,确保突发火情时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郴州市



7月23日,安仁县森林消防队伍实战实训演练在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圆满结束。此次演练通过“列队+体能训练+机具操作”的实战化模式,对全县森林消防救援队伍40余名队员展开全方位锤炼,着力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核心能力。

此次实训系统覆盖理论学习、体能训练、装备操作、战术协同四大板块。体能训练直指实战核心——选址苏家崎(原罗山工区)坡度陡峭的盘山公路。队员们身负数十斤装备展开高强度负重登山,在极具挑战的地形中淬炼耐力与体力,为应对长时间、高强度的灭火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机具操作现场,消防水车、高压水泵、油锯、割灌机等装备轮番上阵。队员们操作娴熟精准,配合流畅高效,从设备组装启动到实战应用一气呵成。高压水泵演练环节,输水线路快速架设,强劲水柱精准命中目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7月18日,吉首市森林防灭火救援大队成立仪式在红山林场举行。

吉首市森林防灭火救援大队按照“快速响应、专业高效、保障有力”原则组建,采用“大队-中队”二级管理架构,由市应急安委会统一指挥调度,承担森林火灾扑救、跨区域森林火灾支援以及协助开展自然灾害救援、抢险救灾等综合性应急救援工作,是一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目前,队伍配备高压细水雾灭火机15台、风力灭火机15台、油锯15台及全套防护装备。

责编: 吕珍

一审: 吕珍

二审:喻志科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