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潮特稿丨以督促战 以战促变

  今日郴州   2025-07-28 07:57:31

——“六大新行动”的半年实践经验

盛夏的林邑大地,热浪与发展的热潮交织奔涌,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展大考”酣然进行。

自2022年创新实施督战机制以来,郴州已连续四年以这一硬核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这场“大考”再迎新变革——“分县市区调研暗访+集中会议攻坚”的创新模式,既以较真碰硬的姿态督战成效,又以并肩作战的诚意破解难题,成为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的强劲东风。

从产业车间舞动的机械臂到乡村田垄飘香的香芋地,从社区暖心的“孝心车位”到陆港飞驰的跨境班列,督战机制的创新实践正将“问题清单”蝶变为“发展答卷”,让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在郴州大地铿锵跳动。

方式革新:从“分兵作战”到“集中攻坚”

“以往督战是‘一天调研+半天会议’的蜻蜓点水,今年改为‘分县暗访解剖麻雀+集中评议碰撞火花’,问题更聚焦,靶向更精准。”郴州市“六大新行动”调度办负责人的话,道出了2025年督战机制的核心突破。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郴州对形式主义的坚决亮剑,对务实高效的执着追寻。市委主要领导带队,用5天时间深入11个县市区和郴州高新区,每一步走访都踏在发展的关键节点,每一次驻足都连着民生的滚烫期盼。

在宜章县湖南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330名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故事,是“稳就业”最生动的注脚;县政务服务中心818项“一网通办”事项,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的智慧服务触手可及。

临武县舜溪香芋合作社的田垄上,规模化种植让“小香芋”卖出了“金价钱”;汾市镇南岸村以“一切工作到支部”展馆为核心的红色农旅,2024年为村集体带来52.7万元“红色收益”。

嘉禾县捷甬达数控机床生产线上,0.001毫米的精度追求让订单排至年底,中天塑机更牵头引进5家整机装配企业,正打造中部注塑装备产业的“新高地”。

……

这些遍布各县市区的发展切片,通过分县调研被精准捕捉,再经集中会议碰撞融合,最终绘就全市发展的“全景图”。

这种模式实现了“1+1>2”的化学反应:“分县调研”让督战组能沉下心解剖麻雀,如嘉禾龙潭镇扶塘村,不仅见证空心村蝶变小游园的治理过程,更提炼出“规划先行+建房管控”的可复制经验;集中会议则打破县域壁垒,11个县市区“一把手”登台亮绩,暗访视频片现场“揭短”,市领导精准点评,让晒成绩与找差距同频共振。

这种机制创新,既驱散了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迷雾,又打破了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让决策既有泥土的芬芳,又有时代的重量。

问题破题:从“盆景展示”到“后院深耕”

乡村振兴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报表,而是热腾腾的民生烟火。“我们不能只看‘数字脱贫’的面子,要让‘幸福指数’的里子看得见、摸得着。”在安仁县永乐江镇山塘村,市委书记吴巨培为脱贫户伍金花算“三本账”时的话语,道出了郴州督战机制创新的初心——以问题为靶心,用“后院深耕”的韧劲替代“盆景展示”的虚浮。

今年的督战延续“明察+暗访”的传统,督战组以“四不两直”方式直插现场,结合督查暗访与媒体暗访的“双剑合璧”,让隐藏的短板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苏仙区白鹿洞街道杨家坪组的供水难题,正是“后院深耕”的典型案例。

这里的居民因供水设施老化,常年与浑浊水质、频繁停水为伴。7月15日,市委督战组暗访发现问题后当场要求8月15日前让清水流进百姓家。当天下午,郴电国际即与街道、社区联合勘察,施工方案火速敲定,如今改造工程正以“夏日进度”加速推进。

同样在宜章县瑶岗仙镇向前村,督战组与村民围坐田埂共话桑麻,将“村里缺产业路”的朴素建议直接写入整改清单,让民意成为乡村发展的导航仪。

这些案例印证:督战不是挑刺的放大镜,而是解题的金钥匙,通过现场办公加速问题清零,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了清晰的解决时间表。

记者观察到,今年督战对问题的定义更趋多元:在一地综治中心,“部门坐班人员整齐排列,办事大厅却门可罗雀”的怪象,被直指基层治理中联合办公“空转”的深层病灶;在产业园区,有建制无实效的“僵尸项目”推进缓慢问题被重点通报。这种对隐性问题的关注,超越了单纯的数据考核,直抵事关发展质量的深层次矛盾。

督战的意义,正在于看发展的活力、看经验的光芒、看拼劲的火花、看导向的旗帜,通过“显微镜”式的暗访与“手术刀”式的剖析,既当监督员又当服务员,推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反弹”的闭环形成。

动能转化:从“问题清单”到“发展答卷”

“响鼓还需重锤敲。”督战的最终使命,是将问题清单锻造成发展答卷。

在郴州高新区湖南彩显科技车间,自动化设备正为园区多家光电企业“输血”,串起“显示材料—显示器材—显示组件—显示终端”的全产业链,上半年生产总值突破9000万元。这一产业成果的背后,是督战机制对产业链培育的持续“供氧”。

湖南白银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AI机械臂精准“起舞”,三连炉技改让铅精矿处理能力提升40%,酸性废水治理项目实现危废减排超80%,老牌企业正从“数字基因”蜕变为全流程智慧工厂。

乡村振兴战场上,问题整改更催生出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桂东县东洛乡上洞村发展小水果、高山蔬菜,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8.2万元;汝城县小黄姜产业园建成中南最大冷链集散中心,全产业链让“小姜块”长成“黄金产业”。

这些变化印证:督战发现的短板,恰是发展的潜力板。

北湖区通过督战推动“链主企业+产业园区”模式,湘南光电产业园引进中沛光电、英飞拓后,如磁石般吸引16家光电企业集群落户,1月至6月引进2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完成率达133.3%。

记者深入观察发现,督战机制的动能转化主要是在三个层面:压力传导如“重锤擂鼓”,苏仙区杨家坪供水改造“限期8月15日通水”的军令状,倒逼责任落实“不打烊”;经验复制似“星火燎原”,扶塘村空心村治理、百货站小区“六百”工作法等经验,经督战总结后有望在全市开花结果;资源整合像“百川汇海”,国家超长期国债注入郴州陆港4.12亿元“活水”,推动跨境班列发运5891标箱,同比增长26%,奏响开放型经济的“奋进曲”。

这场持续四年的“机制革命”步履不停。督战不是终点站,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加油站。在时代的赛道上,郴州的督战创新仍在续写新篇,其经验也创造了“以督促干、以督促行、以督促效”的生动范本。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今日郴州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