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 2025-07-28 07:40:17
【今日导读】美国如今的领导人似乎不明白一个中国人显然明白的道理——未来将由最能充分利用自身人才的国家主导。
自信这东西,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自信的人拥有心理学家所说的强大内控力。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命运。他们倾向于付诸行动。他们敢于开拓未来。
国家亦然。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家亚历克斯·塔巴罗克在自己的博客中,让我们对比美国在第一次冷战(对苏联)与第二次冷战(对中国)中的行为有何不同。在我看来,两者形成了鲜明反差——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带着理所当然的自信,而今天的美国虽更强大,却已失去了曾经的从容。
20世纪50年代,美国情报部门认为,苏联在多项军事技术领域正在超越美国。随后在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送入太空。
震惊之余,美国以自信姿态回应。一年之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高级研究计划局就成立了,后者催生了互联网等重大成果。1958年,艾森豪威尔签署了《国防教育法案》,这是美国在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改革之一,加强了在数学、科学及外语方面的人才培养。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增加了两倍,国防部大幅增加研发支出。
21世纪以来,中国正以自信的姿态抢占未来,尤其在创新和思想领域。自2000年以来,中国研发总投入大幅增长,现已在多个学术领域超越美国。2003年,中国学者鲜有广受引用的论文,如今其“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已超美国。《经济学人》周刊指出,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农学、物理及数学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这些成就当然直接转化为中国在众多高科技产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是电动汽车、无人机、太阳能板等高端制造,而是全方位技术突破。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在2003年至2007年间,美国在64项前沿技术中领先60项;到2019年至2023年,中国在57项关键技术上居于领先地位,而美国仅主导七项。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进步令人震惊。2015年,中国制药商占全球在研创新药的比例还不到6%;而十年后,中国药企几乎已经与美国同行平起平坐。
接着就是人工智能(AI)时代的来临。美国民众普遍对其感到恐惧。民调机构益普索去年在32个国家作了一项调查,了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是感到兴奋还是担忧。结果显示,美国人对人工智能未来的焦虑居全球前列。最期待人工智能未来的国家是哪些?中国、韩国、印尼与泰国。事实上,无人知晓人工智能将带来什么,人们的预测多反映情绪状态。美国人曾是世界上年轻的乐观主义者,但现在不是了。
在过去一年中,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腾讯等中国公司已经推出了品质直追美国同类产品的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的模型成本仅为美国模型的一个零头。在人工智能领域,以及在总体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上,美国仍然保持领先,但中国的发展势头强劲。
人工智能竞赛或许是最关键战场,因为它很可能成为未来几十年的主导技术。
那么,美国是如何应对第二次冷战这一最大挑战的呢?大幅增加研究投入?向培养年轻人才、孕育新思想的学校和大学注入资金?我们所做的恰恰相反。如今的领导人似乎不明白一个中国人显然明白的道理——未来将由最能充分利用自身人才的国家主导。塔巴罗克在他的博客中说得很对:“面对‘DeepSeek时刻’,我们没有展现出决心与竞争力,反而陷入焦虑与退缩。”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展现出知识与创新活力,而美国几乎毫无行动。这个国家有时让人感觉疲惫不堪、陷入泥潭,仿佛已经失去了对自身的信心,失去了与未来的联系。
责编:万枝典
一审:谭思敏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参考消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