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5-07-28 07:28:01
价值50元以内,直接以物易物;价值超过50元的,60%换物,40%兑付现金
桂阳:“城乡易货”求解乡村“卖菜难、购物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倩倩 视频制作 刘雨菲 通讯员 黄乐
近日的一个下午,郴州市桂阳县高塘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易货超市)门口排起长队,村民们提着当日现摘的农产品,有序等待工作人员称重、检测。
“我用自家种的辣椒、线瓜和南瓜藤,换了一桶食用油,太方便了。”76岁的刘白平老人告诉记者,每周二和周五,村里的易货超市都会收菜,每次他都满载而归。
桂阳县供销合作联社透露,自2024年9月探索“城乡易货”模式以来,已在全县9个乡镇设立20个示范点,近10个月累计销售额达68万元。
易货超市、易货公司是运行中枢
“以前进县城卖菜,一卖就是大半天,来回车费要4元,一天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刘白平道出了农村老人的痛点。
与此同时,偏远乡村因流通链条冗长,日用品价格相比城区偏高。桂阳县调研发现,食盐的市场零售价一般为每包2元,但四里镇部分村庄因运输成本高,售价有时达到每包2.2元。
农民将吃不完的富余农产品拿出来兑换生活必需品,城市居民则吃上直达餐桌的生态菜,“城乡易货”模式应运而生。2024年8月,湘南学院城乡协同治理研究团队提出构想,与桂阳县供销合作联社多次研讨,于次月开始实施。
在运行中,由各村委会提供场地作为易货超市,委派1名村干部负责交易管理。桂阳县供销合作联社旗下的易货公司,负责网点装修、物资与农产品运输、销售以及网络管理。
“城乡易货”模式一推出,就受到农户好评。湘南学院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路祥翼介绍,农产品易货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价值50元以内,直接以物易物;价值超过50元的,则采取60%换物、40%兑付现金的方式。
同时,易货超市每天根据郴州大型农贸集散中心的市场批发价定价,但为了保证农户权益,有时收购价格会上浮10%到20%。从农户手中收购的农产品,经过易货公司的检测、溯源和审核,验收合格之后即装上冷链车,当天即运往桂阳城区各大商超。
好模式如何做到可持续
桂阳县持续关注这一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认为这是以“小切口”(一筐菜、一篮蛋的交换)带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载体。
“城乡易货”后台数据显示,单次平均交易额约3000元,相当于帮助留守老人和农户解决了3000元的滞销和富余农产品,并得到了价值3000元的货物(市场价约为3750元)。
郴州多地派人前来参观学习,大家讨论热烈。有人指出,“城乡易货”现阶段正处于网点扩张期,形成了较大的固定成本支出。反观盈利,项目本身属于“薄利多销”商业模式,较少的网点利润还难以覆盖网点快速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
“我们希望以‘非大棚、可溯源、农残达标’的农产品为基础,打造以‘城乡易货’为亮点的供销农产品品牌,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全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桂阳县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志军认为,10个月的试点情况,已初步证明了可持续运转,希望依托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和市场助推,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桂阳县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何时达说,该模式不仅将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一办公场所”升级为“综合服务阵地”,更凸显了党员和“三长”(片长、组长、邻长)共治共建的作用。例如,党员和“三长”借助与群众高频互动的机会,主动讲解医保缴费、补贴申领等政策,让群众办事从“多跑路、问多次”变为“就近办、一次清”。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