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抢滩”实习:是新手村迷路还是弯道超车?

沈可心   湖南日报   2025-07-27 16:29:15

全媒体见习记者 沈可心 通讯员 李佳钰 张煜雯

暑期来临,一股低年级学生“抢滩”实习的热潮,正悄然席卷多所高校。不少新生刚踏入校门,便将视线投向校外职场,利用寒暑假甚至课余时间提前“试水”实习。

他们中有人为缓解“就业焦虑”而急于给简历镀金,有人渴望通过实践历练,有人则在环境影响下懵懂上岗。这场争先恐后的职场初体验,能否如预期般带来积极效果?大一新生的职场初探,收获了哪些实在成果?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早早步入实习“快车道”的大一学子。

初入职场,有人尝到成长“甜头”

“实际采访写稿时,能认识不少优秀前辈,学到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本事,很值得。”湖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大一学生刘欣宇向记者分享初次实习感受时说道。今年暑期,她放弃返乡,经老师推荐到专业对口岗位实习,还为此租了房,很快便投入工作。“我们专业大一就开了新闻采访和写作课,这次实习终于让课本知识接上了‘职场’地气,也让我亲身体验了真实工作环境。”她兴奋地说。

短短一个月,刘欣宇觉得最大收获是“软实力”的提升。“请教带教老师如何得体交流,学习跨部门合作时明确表达需求,这些能力要是能提早摸索透,毕业后当‘职场小白’时就能少些慌张。”她感慨,“大学课堂教专业知识,职场规则却藏在实际经历里。”

刘欣宇实习的融媒体单位

对不少大一新生而言,提早实习感受职场氛围、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历练,是他们选择实习的重要原因。正在社区医院见习的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学生李昱帆便是如此,科室轮转让他对实习有了更深理解:“就像提前试穿鞋子,合不合脚试过才知道。”通过近距离观察不同科室的运作,他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眼科或者内分泌科。

对于医学生来说,实习是后期选择研究方向的重要基础,能帮助明确未来旨趣、瞄准发展目标。李昱帆介绍,通过实习,他了解到不同科室的具体工作情况,包括日常的诊疗流程、接诊患者的类型、科室的核心职能等;也知晓了各科室的工作性质,比如是偏向急诊急救、慢性病管理,还是专科手术、科研教学等。“实际走进医院,才是学医的真正意义,经验自然是越多越好。”

仓促上阵,难免踏上“踉跄”的弯路

就业竞争的白热化,让不少大一学生跻身实习“抢跑”行列,渴望尽早囤积职场资本。但这些青涩的“抢跑者”中,许多人在现实职场遭遇了猝不及防的“翻车”。

大连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大一学生刘溪的职场初体验,在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的第三个早晨便仓促落幕。刚结束通识课程的她,面对需要CAD制图和测算的风景园林相关岗位,只感到一片茫然。“大多数时候,我只能枯坐在工位上,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设计院的宣传手册。”刘溪苦笑着回忆这段尴尬经历。在她看来,大一所学的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与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存在明显差距,“我无从下手,实习单位也没时间手把手指导。”这次盲目“抢跑”,不仅毫无意义,反而成了一段浪费时间的经历。

刘溪在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实习期间参与会议的场景

并非坚持就能换来对等回报。澳门大学葡萄牙语专业的张业,受同学影响在暑假前就启动实习计划。作为无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海投百份简历后,她才在横琴某企业市场部获得机会。​

“虽然和专业不相关,但想多锻炼自己。”张业曾对这份机会满怀期待。可现实却泼了冷水:到岗后每日重复整理文档、核对账单等边缘工作,“开会从不会叫我,干了一个月就只会核对数目,和想象完全不一样。”她坦言如今觉得工作毫无意义,却因已投入时间而左右为难。​

更让她煎熬的是,为避开实习高峰提前入职,她经历了工作与学业的重叠期。“白天上班,晚上赶作业写论文,连睡觉时间都要挤。”高校低年级课程本就以学科导论和高密度学分课为主,节奏紧张,再叠加通勤压力,实习难免拖累学业。“没休息好,期末成绩也受影响,坚持下来却发现学不到东西。”张业的话语里满是疲惫。

思考与选择,让实习“值回票价”

在大一学生的实习版图上,体验呈现鲜明反差:有人收获成长的“甜头”,有人却遭遇“翻车”的窘境,得不偿失。​

对此,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业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贾利军公开点出其中乱象:“部分学生为‘刷简历’,从大一就开始实习,有的为此脱课,贻误学业。”他强调,要摈弃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莫让本应衔接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实习,异化为简历上的“装饰品”。​

当然,实习并非全然不可取,关键在于做好充分准备。那么,有意提前实习的大一新生该如何避开陷阱,让实习真正“物有所值”?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啸川给出了具体建议:在动机上,应专注于了解社会、明确职业方向,而非盲目跟风;选择实习单位时,需优先匹配专业,锁定正规机构并核查资质、签订合同,提前做好背景调研以找到适配岗位,从源头规避无效实习;实习过程中,要主动切换角色,以正式员工标准要求自己,在主动学习与承担任务中积累经验,同时注重人际交往,外地实习或出差时务必绷紧安全弦,防范各类诈骗风险。

“实习是融入社会的重要课堂,实践能力的培育至关重要。”李啸川表示,就业形势带来的焦虑可以理解,大一学生尽早实习积累经验值得肯定,但需平衡学业与实践的关系,在安全合规的框架内开展实习,才能让实践真正产生价值。

面对汹涌的实习浪潮,大一学子是在“新手村”迷路还是实现弯道超车,关键在于选择是否明智。实习初衷是助力就业,选择前不妨先做好职业规划。唯有将“实习热”沉淀为“实习智”,让每一次职场初体验都成为有准备、有深度、有收获的“有效投入”,方能在成长长跑中步步稳健,行稳致远。

责编:沈可心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