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6 08:23:23
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提升乡村青少年对祖国、世界与家乡的认知,湖南师范大学“炎阳”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今年暑期深入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湖泉镇湖泉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地理科普下乡”教学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发挥专业特长,将地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学子的心田,为湖泉中学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广阔天地的窗口。
认知祖国:在拼图中感悟中国气魄
中国地理是本次教学的核心起点。实践团成员深知,建立对国家版图的清晰认知和对基本国情的了解,是培养爱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基础。课堂聚焦“中国优越的海陆兼备位置”和“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两大重点。成员们精心设计了“小组拼图识中国”的特色互动环节。他们准备了大幅中国地图拼图,将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清晰呈现。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团队协作,亲手将一块块“省份”归位。在紧张的拼接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快速记住了各省份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征,更在协作中深刻理解了“幅员辽阔”“统一整体”的国家形象。当完整的“雄鸡”版图在孩子们手中呈现时,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作为地理大国的磅礴气势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放眼世界:在探索中认识地球家园
立足中国,更要放眼世界。实践团成员为湖泉中学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世界地理的入门课,旨在帮助他们构建起对地球家园的基本认知框架。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层层递进:由“世界的骨架”——清晰讲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勾勒出地球的基本轮廓;到“世界的居民”——介绍世界主要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以及国家、地区等概念,展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再到“世界的脾气”——深入浅出地解释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刻影响;最后是“世界的模样”——直观展示世界主要地形区(高原、平原、山地、盆地等)及其形成作用,揭示地球表面的壮丽与奥秘。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互动问答和趣味小视频,成员们将宏大的世界地理知识化繁为简,引导孩子们一步步认识我们所居住的蓝色星球,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深耕乡土:在发现中热爱家园热土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家乡”。实践团成员特别设置了“本土地理”板块,将目光聚焦于娄底市和涟源市,带领孩子们重新发现身边的美好。课堂重点介绍了娄底市和涟源市独特的文化与丰富的自然人文风光,如底蕴深厚的梅山文化、独具魅力的傩戏、历史悠久的曾国藩故居,还有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典型的岩溶地貌奇观)、风光旖旎的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用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展现家乡山水的钟灵毓秀。通过对本土地理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的深入介绍,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关注脚下这片土地的价值与魅力。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竟如此美丽富饶,自豪感和归属感在课堂讨论中不断升温,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种子悄然萌芽。
此次实践团在湖泉中学开展的地理科普下乡活动,通过“认知祖国-放眼世界-深耕乡土”的递进式教学设计,以及小组拼图等创新互动形式,成功地将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活动不仅有效拓宽了乡村学子的地理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全球意识,更点燃了他们探索世界、热爱家乡的热情,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地理素养的新活力。未来,湖南师范大学炎阳社会实践团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将知识的星火播撒到更多乡村角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编:颜青
一审:谭思敏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